![](https://img.haomeiwen.com/i24922395/3bcf63bb66fbafa5.jpg)
这是我第二次读川端康成,曾读过的是他的中篇小说《古都·虹》,情节有关生死、亲情、爱情、友情,细腻优美的笔触带着淡淡的忧伤,让我很久意难平。
川端康成,是日本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
有人说,作家一生都在书写自己的人生,文字就是作家情感的外在投射。
川端康成出生门第优越,父亲是医生,母亲是贵族,但他整个童年饱受亲人离世之痛,二、三岁时,父母因肺结核相继病逝。
本想有祖父母和姐姐陪自己长大,命运却紧锣密鼓地夺去他亲人的生命,8岁时祖母去世,11岁时姐姐去世,16岁时唯一的亲人(祖父)也离他而去。
孤儿的生活,使他饱尝世态炎凉。他多么渴望亲情、友情、师生情,还有陌生人给予温暖啊。
《夏天的鞋子》等15篇短篇小说,与其说是川端康成写给孩子们的,不如说是写给他写给自己内在的小孩的。例如:
❣️《夏天的鞋子》
十二三岁的少女,扒马车后偷乘,怕被车主发现,一会儿跳下马车,一会儿又蜷缩身体躲起来。
马车主勘三看到女孩的脚都磨出了血,善意要载少女一程。少女下车后,穿上夏天穿的白色的鞋,“像一只白鹭,头也不回地奔向小山上的感化院”。(感化院,日本收容没有父母监护的孩子)
从夏天来的住在感化院的少女,折射了川端康成儿时的孤苦处境,他让女孩遇见好人勘三,让内在小孩去感受陌生人给予的温暖。
❣️《父母心》
一对贫苦夫妻生养了四个孩子,大的七八岁,小的还在吃奶,他们在轮船上遇见一位40多岁尚无子女的贵妇,贵妇希望他们能过继一个孩子给他们。
从最初的决定将七八岁的大儿子送人,又换成五岁次子,再换成三岁的女儿,最后希望贵妇把女儿还给他们。
“如果非要放弃一个孩子,还不如我们全家六口一起饿死。”那种难弃难舍的骨肉亲情,令贵妇感动落泪。我代入自己,潸然泪下。
川端康成三岁前就失去了父母,他多么希望在父母的爱和陪伴中长大啊,就让自己成为故事中的小孩,假装岁月安好…
再比如:
《弟弟的秘密》,折射出他内心多么希望仍有一个纵使偶有拌嘴但情浓于水、爱自己的姐姐啊;《暑假作业》《大波斯菊之友》,折射出他多么希望朋友之间产生误会后,能像故事中小主人公一样坦诚相待,相互体谅,修复裂痕,让友谊长存啊。
……
这些短篇故事,都是在描写少年儿童的校园和家庭生活。
虽然故事中每一位小主人公都性格迥异,但他们都是一样善良温和,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儿,川端康成借他们的爱,谱写了生活中的友情、亲情和师生情的赞歌!
爱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也是最能击中人心的。感谢这本书,让我和故事中的少年儿童一起经历爱,治愈内心缺爱的小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