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哪天我的父母去世,我在重庆便没有根了。”
他说这句话时的场景,而今仍历历在目。我的高三班主任老师是一个重庆人,来了四川的一个小城市工作,虽然已经在这里买了房买了车,但常会和我们说着刚才那样的话。他在四川有女朋友,但两人还没有成家。在重庆老家也剩下他的父母单独住着。虽还有一个大了他十岁的哥哥,在重庆也有自己的小家庭。他常说自己因为工作的关系一年也回不了重庆多少次,回去也带不了多少天。常向我们说起,他幼时在这个山坡放牛,而每到饭点,妈妈便会在那个山头唤“二娃子,回家吃饭了。”
他常说虽离开了那个生活了十多二十年的故乡,也在另外的城市已经算得上扎稳了脚跟,但只要父母还在故乡,便也觉得自己的根还在那里。若是有一天父母离去,便也失去在故乡的根,即使那里承载了他前半生的回忆。
最近总觉得没什么可写的,不过记录一些生活琐事与平乏感情。忽的又回忆起在老家村子里的那段日子,坐在屋前的石板路上,看着扎染的天空云卷云舒。满目之所及,皆有深情与回忆。身后的老屋几经翻修,但仍能看出它二十年前的模样,屋后成片的竹林刻录着外公砍竹编筐的声音;屋子周围的柚子树与桂花散发着和外婆亲手种下时不一样的香味;门前地里新翻的土地也混着阵雨过后泥土与青草的味道。
看到熟悉的竹鸟花猫和人,总能提笔写下关于自由、浪漫、温柔、愉悦的词句。也正印证了那句“吾心安处是吾乡”。
我总希望自己的灵魂能在世间自由而诗意地栖息着,但离了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离离那些爱我护我的人,灵魂似乎也被搁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