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有一个朋友,他处了一个对象求婚失败了,结果他一蹶不振,头发留的老长也不去剪,每天愁眉不展地工作着,一直持续了两年之久,他却仍然对他的女朋友抱有一丝的希望。
尽管他的女朋友那时已经嫁人了,但是他却仍然希望他的女朋友有一天可能离婚了与他再一次复合。
他就是陷入了逻辑学中的虚假两分,从而不能自拔,荒废了自己年轻的好时光,后来他离开了我的那个城市,我便再也没有见到他。
许多人就是这样执迷不悟,总是觉得自己的初恋是最好的,但是事后想想,这个世界那么大,为什么不能给自己多一种选择方式呢?
这样的例子还有,比如一些小孩经常会问自己的父母那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在很多电视剧或电影里,编剧也会把人分出好人和坏人,从而使剧情设定更富有戏剧性,尤其各种美国大片,擎天柱是好人,南霸天就是坏蛋,钢铁侠是好人,绿巨人就是坏蛋……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好人与坏人又哪能分得那么清楚,然而许多人就是陷落在这种虚假的设定之中。
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就是虚假的设定,有人把大学设为成功,把没有考上大学定义为失败。
我承认上大学确实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但是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就没有成功吗?
前提还有一个注角就是谁定义的成功,是亲人朋友还是这个社会,比如有房、有车、有存款,现在又有多少大学生做得到,有时他们的工资甚至还赶不上一个农民工。
我们在这样互相比较的面前,那些所谓的成功是多么不堪一击,因为定义的标准不同,所以所谓的成功都是一种虚假的设定。
再比如为什么许多人写不出好文章?
如果对生活没有向往,对读书不感兴趣,每天想着除了利益还是利益,那么很多人写不出来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有一位主播说的一件事我很赞同,她说为什么中国人出不了大师级的科学家,因为大部分人都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和学问。
许多人的出发点几乎都围绕着自己的切身利益,都在想我做这件事能有什么回报?
而真正喜欢做一件事的人,他们没有白天没有黑夜的钻研其中的问题,而且就算没有什么回报,他们也是执迷不悟乐此不疲。
所以千万不要怪自己写不出来什么,因为许多人太在乎那点利益的增加或者减少了。
一个人在没有资源和灵感没有其他路径的情况下,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地去死磕这件事。
就像达芬奇画鸡蛋一样重复,在那样的重复中打磨自己的作品,在那种重复中寻找微小的不同与灵感,虽然简单但是却有意义。
许多人害怕失败,嫌麻烦不愿意去尝试,比如一想到自己要报个班去学习就觉得舍不得钱或者认为没有那个必要和时间。
一想到要读很多书就提不起来兴趣,一想到要修改文章就觉得太麻烦,在他们眼里凡事都是以利益优先,觉得合算他们才做,觉得不合算他们就懒得去尝试。
所以我说这样的人他们学不好也写不好。
许多人无法坦承这件事,其实我就是这样的人,我时常看自己究竟今天有几个点赞,有多少关注,点赞少时,我就心灰意冷写不出来。
然后写了几个月或者几年渐渐地在某一天就不了了之了。
我认为缺乏斗志的思想其实是人生的悲哀,每个人都需要为了自己的理想去燃烧自己的激情,需要不管不顾地向前奔跑,需要一份真诚,否则活着又有什么希望和意义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