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市内很多商场经常会见到有两种不同的凉瓜出售,虽然都是产自杜阮,但价钱相差一倍,深绿色瓜皮的要比浅翠绿色便宜一半。
有位婆婆买了两个浅绿色的,问售货姐姐是这不是真正的杜阮凉瓜?因为买的杜阮凉瓜平时的凉瓜都是深绿色的。
售货姐姐说,都说江门杜阮的凉瓜好吃,其实产自杜阮上巷的凉瓜更加好吃。这个浅绿色的才是正宗的杜阮凉瓜。
我也买了两只,果然比深绿色的爽脆,煮的时候易熟,不会发硬,好吃不苦,吃起来爽脆无渣。
是不是浅绿色的凉瓜就是真正的杜阮凉瓜呢?这个我也不知道。只知道立夏过后,想杜阮上巷的凉瓜就是开始上市的时候,而上巷的苹婆花也正是盛开的时候。

但看苹婆花也不用专门到上巷,来外海、麻园,甚至连出名的启明里后也是能看到苹婆树的。
苹婆,又叫蘋婆,凤眼果,台语呼为品蓬,粤语叫七姐果。因为在每年七夕前后成熟,以前是拜七姐的供品。有人又叫它“九层皮”,又叫它“厚面皮果”,除了因为它的果壳光滑坚硬,非常难剥,皮的确也很厚。
巴掌大的椭圆形的叶子下面长出一大束的细细小小的花。白又不似白,黄又不似黄,小小的花瓣往上卷,有点像个空心的灯笼。淡黄色的小花,垂在叶间,细看之下,一朵朵小花又像一个又一个的皇冠,精致可爱。
花落后,结出扁平的豆荚,绿色,等到七月时节,就是苹婆果熟的时候。成熟的豆荚会裂开,露出的缝隙里就会见到一颗颗黑色的圆锥形的果实。朱红的豆荚带着光滑如丝绸的质感,里面裹着乌黑发亮的果实,如同凤凰张开的眼睛。走过树下,抬头一看,苹婆就如同一双双凤眼在树影中向人张望。
因为苹婆果实鲜艳夺目,还会被人误认为是花。宋代诗人李调元的在《南海百咏抄》中写道:“错认如花枝上艳,不知荚子缀猩红。”
这种外表有如凤凰眼睛的果实,不单有凤眼果这个形象的名字,还有个别称叫“潘安果”,可见,苹婆果实的美丽。黑色的果实包在红色的豆荚里,又红又艳,比苹婆花儿抢眼多了。

苹婆的味道很奇妙,煮熟后的苹婆不会像栗子一样,会煮到化开,煮完后,依旧是一颗一颗的。味道像白果,但没有白果的苦味。那粉糯粉糯的口感中还带着淡甜的味道,说像栗子但又不像,味道比栗子少一分糯,还少一分甜,在像与不像之间教人回味。
平时的苹婆在江门会被拿来焖鸡,焖鸭,味道不错,但会腻口,尤其是苹婆是在盛夏七月收获的果子,大热天的焖肉吃,的确会让人发腻。
但用来煲糖水,再冰冻几个小时后食用,凉丝丝,甜蜜蜜,好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