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谁是凶手
晚上本来想加班给学生写评语,结果看到了《谁是凶手》,然后一发不可收拾。故事情节很曲折,演员都是熟悉的知名演员,看了一部分,好奇心就被勾了出来。
两个小时的时间,快速的没了。
不光是追剧,还有吃东西也容易放纵。
今天晚上吃了面,还有肉。比平时多。这段时间每天运动,感觉饿得快,总想吃东西。运动,再多吃,这是给自己带来压力和麻烦吧,但运动的快乐和吃东西的满足感真的是很让人上瘾。
所以说,孩子们玩手机之类的爱好,没有一定的克制力真得很难改变。
2 评语
写了二十个评语,几乎全是肯定和赞美的。
不知道学生看到以后会是什么想法,毕竟平时对他们是真的凶,他们对我都是敬而远之。
写在档案里的评语,可能会跟随他们一生,就算他们有什么缺点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也不会轻易记在档案里。这是仁慈吗?
班里那个小文同学,第天用最多的时间运动,每次课间操都是大汗淋漓的跑回教室,第二次考试成绩全班倒数第一。一个那么爱运动的孩子,一点不学习,又不是特长生,每次看着他,都有种可惜的感觉。
还有三十个,努力写。
3 直觉
有一个老同事,最近因为不同的事情见了几面,虽然中间隔了好些年,但说几句话,聊几句家常,就能感觉到当年的感觉。
一个人,真的是很难改变吗?
那个时候和几个关系好的同事都有相同的感觉,认为那个同事表面热情周到,处处为别人着想,但总有种让人不放心的感觉。这种不放心,似乎没有明确的原因,但就是能感觉到。
那个时候,他妻子对他特别好,他们夫妻关系也特别好,至少在外人面前,但我总有一种感觉,那个女人很压抑。
前段时间也见到了那个女人,虽然年龄大了,但表情神态都比以前好了。这次又见到这个男同事,忽然有种明白了的感觉。
可能是自己年龄也大了,忽然就理解了那个女人当时的状态。这个对所有外人都热情的男人,这个还算有才华,也算一表人才的男人,不是一个安分的男人,虽然他没有表现出特别的不安分,也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但他的话语里他的行动上他的神态中,可能都能流露出一种东西。
别人只是能感觉到,但没有切身的体验,只有特别亲近的身边人,只有每天在一起的人才会真切的感受到或者看清楚那个人的真面目,就算他没有做出什么具体的出格的事,但那种总让人提防的心态,是会把人给整崩的。
年轻的时候,我们只有感觉,但不准确。经历了事情,看了些书,见了不少的人,慢慢的就会感觉到。
人们都说,人很厉害,能在短时间内就凭着气味等不可名状的东西找到同类人,这话应该不假。因为人很多时候都能凭着直觉喜欢或者讨厌一个人。
今天就是,我又见到了那个我比较反感的女人。 自己想了想,似乎也没什么具体原因,只是一种直觉。
还好,不经常见面。
能让自己的生活中只出现喜欢的人,是个奢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