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惭愧,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一名一线的班主任,一名致力于写字与写作教学,传播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者,并没有认认真真的,踏踏实实的打磨过自己的课,没有几节好课。惭愧惭愧。
参加活动与比赛的课,多半是活动与比赛的需要,并没有那么珍视与重视。作文周报,是自己的,如同自己“生”的孩子,比赛与否,都不一样。周六的文脉思源,听梅老讲他重走孔子周游列国之路,故事里透漏着苦情,还有一丝的骄傲。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这个故事一讲,听者感同身受。他就是那个贫穷的和尚,却做了富和尚没做成的事——去东海。
教学生活中,适当的引入自己的生活,与教学接轨。比如之前的微电影,可以开电影课程;受梅老启发,可以结合曲阜旅游资源,开设七日游曲阜的小导游课程。自己充当讲解员,把各个景点拍照,视频录制,现场讲解,背景音乐,旁白等,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来一场线上旅游。那会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再一次,学生身临其境,来到景区景点,想起我在课堂上的讲解,我觉得这样的课堂很有意义。
还有论语课程。自己的论语并不好,所以还是得多学习。还有其他国学经典课程,都可以去尝试。把自己所学,用于教学,呈现给学生,教书育人。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自己讲授自己的课程。各种课程,只要专心投入进去,总会有的。语文课(日记课,作文课等各种课型选拿手的,其他课型也得尝试)书法课(各种课型)篆刻课()论语课,曲阜旅游专题,古代名人专题课等等。学与教,教与学。教学相长,在自己这里开始,自己收获,学生受益。
自己学好是条件。怎么讲是技术和方法,也要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呈现。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早晨,迫不及待的记录下来早晨的所思所想,希望能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