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一直再想这个问题:那些在文革中泯灭人性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我们抨击他们?那么他们犯了什么错,他们是相应国家的号召,一切都是为了国家。抨击当时的国家政策,但我听奶奶说,在那场革命期间中,是没有贪官污吏的,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感觉还是一个很好的时代。但是在那场所谓的革命中确实有很多人都泯灭了人性。所以,我疑惑的一个问题是:国家大还是人性大。
好,我们打个比方,说就是现在如果国家让你去杀死一个刚分娩的妇女和孩子,你杀还是不杀。
不讲我的迷惑了,我们说一下这部电影,《芙蓉镇》一部八十年代的电影,导演是谢晋,主演是姜文和刘晓庆。都是影坛上的风云人物。谢晋在这部电影中没有选取保守之路,芙蓉镇上的风云变换,是被严丝合缝地记录下来,真实的像纪录片。真实到应该不能上映的。电影以朴实逼真的生活事件,将政治运动的诡谲、世事人心的叵测,表现得惊心动魄。
其实涉及文革题材的电影作品很多,如张艺谋的《活着》、田壮壮的《蓝风筝》、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其中的翘楚,它们各有特色,一同撑起了第五代导演的成熟之旗。但是他们都带着某种跳脱的态度,更期望站在历史的外围,去冷眼旁观那段苦难史。
《芙蓉镇》讲述了胡玉音在那个特殊时期的命运跌宕,以及他身边人的起起落落。胡玉音先是和丈夫开了个路边摊,生意兴隆,之后盖了新房,但是这一行动,却被批为走资本主义路线,他们的新房被收没。后来丈夫死了,之后又听说自己被判为富农,只能被迫扫大街改造。可能在当时那个年代,有钱是错的,突然想起《上海之死》里面的一句话:穷是中国人的保护伞。没有比穷让中国人更能保护自己的了。是啊,都一穷二白家徒四壁了,哪还有什么能剥削。
谢晋没有把电影中的人物单纯的分为好人坏人,他们只是被文革裹胁着的可怜或可恨的人。有人借文革这把大刀,挥舞着砍人杀人,恣意发泄内心的羡慕嫉妒恨;有人则隐忍着,在寒冷的冬夜戴着镣铐跳起了优美的舞蹈。芙蓉镇里的人们活在那个身不由己的年代,无论是官,还是民,都只是历史大棋局中过河后不能回头的卒子。他们在命运面前抗争过、迷茫过,最后,都成了命运的牺牲品。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这是电影中对我最有影响的一句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