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简单的把低落情绪等同于烦恼,低落情绪可能更单纯一些,更纯粹一些,更轻微一些。
我也时常感到莫名的不开心,提不起精神,有时候会觉得胸口闷闷的,一个人的时候,又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尤其是到了晚上,便会找一部电影或者刷手机,这种颓废的状态发生时,心里明明很清楚,但就是不想改变。
索性放任吧。
虽然也看了一些修身养性的书,也明白了一些大道理,小道理,但在低落的情绪面前,仍然是束手无策。
会不会有人情绪一直很淡定呢?
这大概很难吧,如果真的没有低落的情绪,甚至高一级别的烦恼,估计就没有那么多的精神哲学了,也没有那么多的宗派了。
正如我的一位心理学专业的朋友所说,大智慧的人并不是没有低落的情绪,而是不受情绪影响。
就连观音真人也是知道人间疾苦,对受苦受难者感同身受,要不然她怎么能够那样很好地帮凡人解脱呢?至少在她内心她知道什么是痛苦的,什么是快乐的,什么是苦难的,什么是喜悦的。
这样以来,她才好施展大慈大悲啊。
低落的情绪如同阴雨晴空,月缺盈圆一样平常,因此,我们也没必要去在乎自己的低落时的情绪了。
当云雾来临时,正视它,同时也要知道它很快就会离去。
坚持写东西至少给我带来一个好处就是,我可以把自己的感受试着表达出来,这个表达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治愈的过程,如果遇到同频的朋友给我开导一下,指导一下,那又是最大的收获了,岂不是因祸得福。
我也只有用自己的感受来表达,才会更真实一些,要不然,到处找资料,找别人的发现,哪怕是再高大的理论,总没有自己的体验来得真切,也可以没有负担地写出来。
至于文字的表达最好的方式就是大家都读得懂的普通语言。
单刀直入,把虚荣和无明的神龛打破,那一定是对于人类的理解是一种功劳,这是一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名言。
我学过法律,深受法律语言的晦涩之苦,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故意把这些词搞得大家听不懂,很专业的样子,这样一来,就能很轻松地收钱,很容易糊住当事人付费。
这虽然有点调侃之意,但也好像有点道理。
直到现在,我日更了六年,每天至少一千字,仍然写的是我的自己体验和感情,当然以我的水平和平淡生活,这样的感悟和经历和大多数人没什么区别,甚至还没有别人的生活精彩,为了弥补我写的东西太过于平淡,浪费了支持我的朋友们的时间,我还坚持读一些有能量和内涵的书,然后根据我的体验与理解,再分享出来。
这会让我的写作安心了许多,不至于老觉得对不起支持我的朋友。
我们不敢说完全摆脱烦恼,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但至少可以让自己少烦恼一些,或者说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方向去让自己感受更好一些。
有一个方法就是尽量去掉虚名。
不要太在乎别人的感受和评价。
在这条路上,我走过弯路,从现实生活中来看,我也觉得一个人的口碑太重要了,尤其是在工作中,到了大家对你的集体评价时,如果因为一件事没有做到位,很可能就会因这一件事情让你的人设平躺,大家会对你有一种看法。
口碑自然重要,但也不重要,我的意思是首先自己要是一个做事情敞亮的人,自己坦坦荡荡,就不会担心别人说什么了。
如果你做什么事情都会想到别人会怎么评价你,长期以往,也会走上沽名钓誉。
做正确的事情,只要相信天下自有公道,便可以放手而大胆地认真前行。
很多大师级人物也无法摆脱名誉的拖累。
季羡林老先生曾经要求把他头上的国宝、国学大师、学界泰斗三顶大帽子给拿掉,他也难以承受名誉之重。
弘一法师、李叔同这两个名字,哪一个都很响亮,但李叔同一直在推脱各种名衔。
这名衔有时候并不会带来多少好处,就说现在自媒体为了流量,大家为了出名想尽了办法。
更多的是一些开始做自媒体的会花钱买一些头衔,什么各种导师,联盟合伙人等,仔细想想这些带来了什么呢?
如果不踏实做一些事情,没有真诚的分享只会让清醒的人一眼识破。
因此,我们不要为自己加头衔,也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名声上。
如果对名利能够看淡一些,再来消化低落情绪会更容易一些,就像头顶上阴云,不一会就会消失在无边的天空中。
我在感到低落里常常用这三种方法。
一是跑步,游泳,散步。
尤其是每次不开心时,我会带上跟屁虫到湖里游上几圈,立刻轻松了,心头的结也开了,因为我不知道具体是什么结,所以解开的也快一些。
二是到自然界中。
你看那茂密的树林,看那湛蓝的天空,看那悠闲的白鹭,看那野花清水,四季随顺,花开花落,我们也终将成为他们的营养,成为风,成为土,成为一切的可能。
这么一想,也就释然了。
三是和朋友多聊天,听听朋友的建议。
有三两知心好友是幸福的,聊聊心里话,互相出出主意,都是不错的感受,朋友的亲密莫过于关键时候,感受到陪伴与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