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喧嚣,我偏是太普通。
我十六岁了,十三四岁那会儿我不会想到现在的自己会是这样,正如现在的我也无法想象三年后的自己又是如何。
我向来是幻想主义和乐观主义。
“一切不幸都是可以忍受的,天下没有逃不出的逆境。”
说来惭愧,其实我什么也不会,没颜还外协,爱钱又特穷,有脾气没本事,唯一讨喜的大概是比较会说话吧。
我时常在思考,亦不如说空想,我们这一代人,我周围的这一群人,我们的未来,到底在哪里,敢问,路在何方?
没什么本事也没什么背景的我却莫名其妙得从小就自以为特别,后来才知道,没有谁是特别的,大家都只是芸芸众生的一个分子,在这个世界上,赤裸裸地来,赤裸裸地走,或许留下一丝痕迹,或许留下一缕烟尘。
我们都是一张白纸,用一辈子的时间来为自己涂上颜色,这过程漫长,曲折,开心,难过,不尽相同,各有各的苦楚,各有各的收获,这过程是我们的一生,是我们对生活的一种选择。
我们都是一名艺术家,为自己作画,为自己写诗,为自己歌唱,为自己起舞,最终孤独地成为了自己。
我们这一代人,谈友情,很难。朋友之中,有从儿时相伴至今的发小,有因为一件小事而相识的老铁,有因为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而密集交往的好友,有生活在同一个区域而不得不打交道的朋友,我相信更多的人,仅仅只是表面兄弟,大家都不讲情谊,只谈利益。
我周围的这群人,大家在同一个学校读书,所以认识,大家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各有各的脾气,各有各的故事,礼貌性地交往,在时间的推移下了解对方,各自选择各自的路,各自己的朋友。
其实我不喜欢故事这两字,十六七岁的年纪,能有什么故事。
我总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太随意了,没有上个世纪的民族魂传下来。每个人都在父母的选择下走路,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结婚生子,幸福美满。我是不向往这种生活的,但这只是个人的选择,父母无法左右我们,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才会出现叛逆,去追求自己的喜欢的东西,但更多的人,没有喜欢的东西,没有那一腔热情,也没有了未来。
我只是在一个小县城读书,或许是这里太狭窄,或许是我的眼光太狭隘,我能看到的绝大多数人都在拿着父母的血汗钱混吃等死,更何况我以前也是其中一员。他们之中有的在认真念书,有的不喜欢念书,只是大家刚好聚在了一起,交个表面朋友,一起玩会儿游戏,聚顿餐,帮对方应应急,也便成了朋友。
我所烦恼的是,他们似乎没有想过未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没有一技之长可以养活自己,没有想过去创造,去改变,或许高中毕业就回家子承父业,或许再去大学深造,开阔视野,平凡一生。
我所看到的另一部分少数人,有梦有思想,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追求什么样的生活,该怎么去做,如何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我不清楚我是哪一种,我不清楚现在的你是否在为梦想奋斗,我不清楚现在的你是否在继续混吃等死,兴许在以后某一天的某一刻,我们会一起为了自己的未来而感到迷茫焦躁。
或许生活就是这样,定格化的模式只是少数人的喜好,而对于人际交往,只是大家各凭世故圆滑做的一场游戏,至于别人的未来是好是坏,谁在乎呢?
大家都活在梦里面,我却太过清醒,想要思考出这梦的模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