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影响力教父"告诉你为何会上当

"影响力教父"告诉你为何会上当

作者: 0xBenjam | 来源:发表于2019-12-08 09:59 被阅读0次

    为什么有些人身上有种魔力,即使我们明明不喜欢某个人,却对他提出的要求无法拒绝?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什么才是最有效的求救方式?

    上面的问题都需要运用一种能力,就是说服力,说服他人心甘情愿来帮助你,或者购买你销售的产品。

    你看,其实生活中方方面面都需要我们的说服力,大到求救,小到借东西,它其实是我们的一件随身武器,即使你身处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也有人愿意帮助你走出困境,融入环境。

    下面推荐的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是如何在不经意间上当受骗的。

    1.jpg

    《影响力》

    这本书的作者是“影响力教父” 罗伯特·西奥迪尼(Robert B.Cialdirli),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全球知名的说服术与影响力研究权威。

    在书中写到他原来一直是个容易上当的家伙,经常被小贩、筹款人、各种运营商当成软柿子,总是订不想要的杂志、买环卫工人舞会的门票,花了不少冤枉钱。为了弄清楚这一切背后的原理,他开始研究顺从心理学,并总结出了6大原则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极具说服力能让你常常上当受骗。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书中所总结的6大原则。

    1. 互惠原理

    2.jpg

    要是人家给了我们什么好处,我们的下意识都会想要尽量回报。

    有些要求,要是没有亏欠感,本来是一定会遭到拒绝的;可靠着互惠原理,你很容易让别人点头答应。

    书中提到了为什么很多超市都会提供免费的少量试用装,或者免费的试吃服务,不仅仅是因为让你感受这个产品很好用,其实也是运用了互惠原理,
    你收到了来自超市的恩惠,自然而然会在心理产生想要回报的想法,正是这种隐藏的驱动力,驱使你购买了这个产品。

    你看,这其实也是利用了我们的传统道德观念,只要亏欠了别人,内心的不舒服,对外又有可能丢脸,足以让人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情绪上也会烦躁不安。想要去卸下这个心理包袱,往往会想要用更大的回报去报答给我们提供恩惠的人。

    作者在书中提到另一种互惠原理的手段,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个小男孩给他推销5美元门票,他拒绝了。紧接着小男孩又给他抛出了另外一个建议:“要是你不想买门票,买我们几根巧克力棒如何?一根才1块钱”。没错,他买了。

    作者越发觉得不对,回来分析了一番,原来这里面其实也是利用了互惠原理,倘若有人对我们让了步,我们便觉得有义务也退让一步。

    其实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途径,第一种是迫使接受了对方让步的人以同样的方式回应,而第二种尽管不那么明显,但更为关键:由于接受了让步的人有回报的义务,人们就乐意率先让步。

    2.承诺和一致性

    3.jpg

    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的愿望,毕竟我们都想在别人面前树立言行一致的形象。

    保持言行一致一方面可以在他人面前树立自己良好的人格特征,另一方面,在如今错综复杂的社会,想要时刻保持理性思考,是要付出不少精力的,既然选择了,那就一条路走到底,完全符合我们的日常思维习惯。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他是如何让业主们同意在自家院子设立"小心驾驶”告示牌的。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他先给业主们发一份请愿书,要他们签名支持“保护加州的美丽环境”,没有人拒绝这个要求。过了两周,再给业主们提出设立"小心驾驶”告示牌的要求,将近一半的业主同意了这个要求。

    这个实验是增加难度了的,他完全可以设立"保护环境"的牌子,这样成功率会更高。

    这个结果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保护环境"和"安全驾驶"根本就扯不到一块,怎么就同意了呢?经过反复思索,得出了结论:签署保护环境的请愿书,改变了这些人对自身的看法。他们把自己看成了具有公益精神、履行公民职责的好市民

    你看,这个发现,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们,面对琐碎的请求时也要保持谨慎,应下这个请求,可能你会去接受更大的请求,甚至是看似毫无关联的请求。

    3.社会认同

    4.png

    我们进行是非判断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别人是怎么想的,尤其是我们要决定什么是正确的行为的时候。

    我们平时在看综艺节目时,在台上表演的嘉宾抖出一个包袱时,节目里也会同步发出笑声,它其实不是观众现场发出来的,而是机械师在调音台上人为制造出来的。书中把这种笑声称为"罐头笑声",实验发现,使用“罐头笑声”,会让观众在看到滑稽节目时笑得更久、更频繁,认为节目更有趣。

    为什么“罐头笑声”能对我们产生那样的影响呢?

    这就是"社会认同"在起作用,听到别人在笑时,我们的下意识也会觉得这段是好笑的,我也应该笑。

    书中还提到了一起1964年美国纽约发生的吉诺维斯案件,这起案件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凶手杀死妇女期间,共有38人看到这一幕,却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

    随后美国各大媒体都对这种行为做出了解释:美国已经变成了一个自私自利、麻木不仁的国家。

    后来两名纽约心理学教授,比布·拉坦纳(Bibb Latane)和约翰·达利(John Darley)基于职业兴趣查阅了这起案件的相关报道,却得出了另一种结论:

    现场有大量其他旁观者在场时,旁观者对紧急情况伸出援手的可能性最低,原因至少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很浅显,周围有其他可以帮忙的人,单个人要承担的责任就减少了,“说不定其他人会帮忙或打电话,说不定其他所有人已经这么干了”。

    第二个原因就涉及到"社会认同"了,情况看起来很紧急,但并不能完全确定这是一起谋杀,也可能是恶作剧,碰到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人很自然地会根据周围其他人的行动来加以判断。

    你看,"人越多越安全"不一定是正确的,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农村、乡下地方更有人情味,其实仔细想想,农村人少,一般出事情不会被很多的人同时看见,所以伸出援手的机率更高。而且大城市发生的事情更为错综复杂,很难在第一时间作出判断,更多时候需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

    所以不一定是城市的人冷漠,也许是"社会认同"在作祟。

    回到问题上,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现在知道该如何求救了吗?

    作者给出的建议是从人群里找出一个人来,盯着他,直接指着他说:“你,穿蓝夹克的那位先生,我需要帮助。请叫救护车来。”

    这样一来,责任不会平均分配到每个旁观者,同时,也要减少不确定性,让周围人了解你的状况。

    4.喜好

    5.jpg

    人们总是愿意答应自己认识和喜爱的人提出的要求。

    我们在看警匪片的时候,是不是会经常看到这样一个场景,警察在让犯人承认罪行时,一般都会有一个"好警察"、一个"坏警察"两个角色在场。

    先是"坏警察"登场对犯人严刑拷打,随后"好警察"劝开"坏警察",并对犯人进行心理安慰安慰,接下来犯人就会对"好警察"一五一十的交代了犯罪经过。

    为什么这种方法会有效呢?

    作者认为是犯人感觉有人站在自己这一边,有人为自己着想,有人愿意跟自己合作,所以会答应"好警察"提出的要求。

    我们也会常常看到电视广告上明星代言的产品,为什么他们愿意花大价钱来请这些明星?

    就是这种手段屡试不爽,如果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在给你推销产品,我们会下意识的觉得这个产品肯定不错,这就是"喜好"带来的效应。

    5.权威

    6.png

    深深植根于我们心中的对权威的敬重感。

    顺从权威迎合了我们以往所获的经验:服从权威人物的命令,总是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实际的好处。

    家长是生活的权威、老师是知识的权威,听从他们的建议,往往能让我们从中获益。

    那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如果权威换成了老板,你是不是也会下意识的顺从他的要求,哪怕这个要求在你看来并不合理?

    书中提到了一起“肛门耳痛”的奇怪病例,一名患者右耳感染发炎,医生给他开了滴剂,让他点入右耳。但他在处方上并未把“右耳”(right ear)这个词写完整,而是来了个缩写“Rear”(“rear”在英文中有“后部”的意思)。看到处方,值班护士立刻把规定的药水剂量点入了患者的肛门。

    你看,很多情况下,只要有正统的权威说了话,其他本来应该考虑的事情就变得不相关了

    现在想想广告里的医学产品,是不是总会出现这么一位穿着白大褂的"专家",讲解着这个产品是如何如何的有效。

    这不就是在利用"权威"原则吗?即使明知道这个人是假扮的,我们也会下意思跟他所扮演的医生关联起来,认为他所说的就是权威。

    书中还提出了一个观点:头衔比当事人的本质更能影响他人的行为

    头衔不仅能让陌生人表现更恭顺,还能让有头衔的那个人在旁人眼里显得更高大。

    针对这个观点,英国剑桥大学做了一个相关的实验,一名访客来到5个不同的班级。在不同的班上,研究人员对这个人的身份作了不同的介绍。结果显示他是“教授”的时候足足比是“学生”的时候高出6厘米。

    看起来很不可思议,按照正常思维,身份跟身高扯不到一块,可就是"权威",让"教授"在人们心目中地位变得高大上了,这其实也是崇拜所带来的弊端,容易让人失去基本的判断能力。

    "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如果不是"家暴"丑闻曝光,我们会觉得他应该是人格高尚这么一个形象,这也符合我们对"权威"的第一印象。

    应该如何理性看待"权威"?

    作者认为,在遇到"权威"时,先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

    • 权威的资格,以及这些资格是否跟眼前的主题相关?
    • 这个权威是真正的专家吗?
    • 这个专家说的是真话吗?

    理性看待"权威",才不会陷入"权威"的圈套。

    6.稀缺

    7.jpg

    当我们得到某种东西的自由受到限制时,这种东西就开始变得不容易得到而我们对它就会产生一种更强烈的欲望。

    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小米的"饥饿营销",不就是这个原理吗?

    和“饥饿营销”技巧相对应的是“最后期限”战术,比如我们的"双十一"及其他促销活动。

    对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似乎要比对获得同一物品的渴望,更能激发人们的行动力。

    在如今的快节奏时代,要想迅速对它的质量作出判断,基本都会以获得它的难易程度来作出判断。

    书中提到了一个实验,把两岁的小男孩放到一个房间里,里面摆放着两个玩具,一个容易拿到,一个需要克服障碍才能拿到,结果显示小男孩更倾向于接触有障碍的玩具。

    你看,这种习惯其实是与生俱来的,小男孩拿到玩具的愿望受到了限制,他就更想去得到他,这也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逆反心理。

    作者还分析了这种行为产生的背后驱动力:

    • 参与竞争稀缺资源的感觉,能让人有着强大的刺激性。
    • 渴望拥有一件众人争抢的东西,几乎是出于本能的身体反应。

    如何面对"稀缺",作者同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稀缺的东西并不因为难以弄到手,就变得更好吃、更好听、更好看、更好用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影响力教父"告诉你为何会上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xxm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