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勤记·657:品格的修行⑥ 扑面而来的风景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54872/1482d196e67cfa8b.png)
中国与埃及夏时制的时差是五个小时,上午10点,正好能看到埃及红海日出的场景。
打开品格教育的直播间,在欣赏海上日出的同时,也旁听了一场晓平老师来自埃及之旅的一堂课。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54872/ca6ec9cf60b9b871.png)
“日出的时间其实是很快的,正如我们匆匆的人生。”
穿着厚底打孔拖鞋,站在一处礁石上,晓平更有一种信手拈来的松弛感。
“为什么大家喜欢日出吗?美是其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此时的太阳显得温润,光而不耀。如果到中午,刺眼的阳光就让你避之唯恐不及了。
看完了日出,晓平老师带着大家在红海的沙滩上走着,很快,他在一颗棕榈树旁停了下来。
“沙滩上的树,它的根系都长得很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抵御海风与海浪。
看一棵树,我们不能只看它地上的部分,因为它有可能是移植过来的,它们的根基肯定不一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54872/40f7039df4b0719c.png)
在晓平老师的引导下,大家肃然起敬,原来每一个被我们忽视的事物,都可以映射到我们的人生:韬光养晦,敬天爱人。
大家继续观察着树。
“棕榈树的光秃的圆柱形树干,不断对老叶的舍弃,让它保持着挺拔的树形。
人生的成长也需要这样的舍得,把过多的欲望去除。”
扎根,沉下心做事;
去叶,让自己心无旁骛。
把过去的都放下,才能迎接一个更好的自己。
“谁会爬树的,可以来挑战一下。”
一个小男孩主动挑战,但爬两下就爬不动了。
一个小女孩,也加入挑战,但她的手臂能把树干抱住就不错了。
“敢于行动就是好样的,只有先做起来,那怕一开始的姿势很难看,但做着做着就有机会,你努力的过程已经让人看到,这就是你的德行。”
一位少年改变了徒手攀爬的方式,他把绳子扣在树干上,借助绳索的辅助,往上蹬了两步,这还是有人顶着他屁股的前提下。
“能运用工具,这就是智慧的体现,要知道我们人类的文明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大家继续向前走,平坦的沙滩,激发了大家跑的欲望,特别是孩子,当小平老师的口令刚落,孩子们一溜烟就跑远了。不久,大人们气喘吁吁地由跑变成了走。
“年纪大了,肌体的循环不如孩子了。”晓平老师感叹道。
循环,其实是这个宇宙的表现形式。我们在地球上好像感受不到,但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运动着。
世界的循环都在运动中,在运动中保持着平衡。
“生命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一个人的修行,不必刻意要求一个安静的地方,真正的修行在红尘中修,在问题中修,在一段段的经历里修。”晓平老师总能见微知著,让大家总在体验之余有所感,有所悟。
或许最好的课堂本来就在生活中,只是我们大部分的人懒得思考罢了。
“说到循环,我想再补充一下,我为什么不建议大家特别是孩子们喝冷饮呢?因为这会破坏我们肌体的循环,我们跟欧美人温热体质不一样,他们喝冷饮,那怕是早上也没有问题。但我们却不合适,因为我们需要调动身体的热量来维持平衡,这就会消耗我们肌体的能量。夏天喝温开水反而有助于体内能量的循环。”
跑得扬沙满身,有人提议游泳,还真有人戴泳镜的。
“好,正好,你为我们探索一番,前面礁石裸露的海域内,到底有什么。”
戴着泳镜的女子,“扑通”一声就下水了,足以见她洒脱的个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54872/0e0890abd6be9855.png)
“敢于行动的人,一定体验跟多,她在水中,就一定有我们岸上的人多一层对海的了解。这就是认知。多去经历多做事,你的认知自然就高了,与世界的循环也更大了。”
不久,女子游回,带来了她对海的发现。
“她的体验,她此刻的快乐,只属于她自己,即便她想用更多的语言表达,但也可能因为文字太多掉在了琐碎里。有时快速直击本质的方式真不如一张图片来得直接。”
“说说你们今天的收获吧?”
分享其实也是输入倒逼输出一种方式。大凡一些你以为懂得道理,如果还达不到亲口讲出来的阶段,都不能算真理解了。
“过去的放下,迎接更好的自己。”
“多与父母连接,这是认知循环的源头。”
“循环是生命的律动,是生命不息的动力。”
“玄妙无法表达,需要自己去体验。”
“不用太多的时间分享自己快乐,把快乐装在自己的心里。”
“你这么看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如何对待你。”
此刻,每个人都成了哲学家,其实生活本身就是哲学。
“人生的风景,往往都超越我们的设计,唯有出发,它们才会扑面而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54872/25b9d24a3b1148bf.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