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秋风起,萧瑟气,重阳节至,我不禁想起了千古名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各地方的习俗不一样。在老家,会进补。每当这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上等好料。记得以前,妈妈会隔水炖鸡,处理好的鸡塞上滋补的药材,掀开锅的那刻,香味扑鼻,爸妈总是把大块大块的肉撕下来给我们吃。
后来,生活改善了,妈妈会换口味,羊肉也安排上桌了。但是那童年的味道,是历久弥新的。
现在,我们在外地,依旧记得这个简单的习俗。昨天晚上,我们讨论着今天是重阳节。小吴开玩笑说:“我早回来,我来炖鸡。”
我怼他:“炖鸡,不是得炖到7点。”
他说:“用高压锅。”
哈哈,这不是跟平时一样。
今天,学校可热闹了。一大早,退休的老教师陆陆续续赶来学校过重阳。他们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个个精神焕发,健步如飞,见到老朋友的那种欢喜溢于脸上。
很荣幸,作为一位有十年教龄的我,能够被一些老师认得。尤其是欧阳老师,我来学校一年后,她就退休了。
她见到我时,非常热情地握住我的手,说着一些关切的话语,回忆过去一起吃饭的艰苦岁月。最后,我们还合影了。
在楼梯,也会碰到一些认识的老师,会寒暄几句,来自前辈的关心,还是很幸福的事。
有的地方,重阳节会有不同的习俗,有的也是进补,以形补形。
节日,总要有点仪式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