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芳草集散文特辑谈天说地
我们都是历史长河里的一粒沙

我们都是历史长河里的一粒沙

作者: 晨风happy | 来源:发表于2024-01-02 18:37 被阅读0次

    我好像还从来没有一口气看完一本书的时候,第一次拿到一本书一气儿看完。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小说,又像一部史书,以“我”这个老人的视角讲述着鄂温克族人在时代变迁下的生活,他们经历了民国时期的军阀割据下的无人管束,日本占领东北建立伪满洲国时的强行军训,新中国成立后要走出原有游居生活走向定点居住的不适应。

    额吉,阿玛,希楞柱,乌力楞,这些词对我来说是陌生的。读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想起去年一部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才能感觉到一些熟悉。

    迁徙,游猎,是很多少数民族的标签。他们生活在大自然里,靠天生活。随着水源,草地,动植物的生长,随着季节改变着居住地方。

    《额尔古纳河右岸》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民族,如何在大自然中艰难又快乐地生活,又如何在时代的发展中慢慢没落。

    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书中写“我”身边的人在渐渐离去。大量的死亡,有在恶劣天气中去世的,有被洪水冲走的,有为族中口粮献出生命的,又被黑熊夺走生命的。其实,都是人和自然的抗争。恶劣的生存环境,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日常所需的物品盐,面主要靠兽皮交换的时代,终究要被代替。

    虽然“萨满”充满神秘色彩,在书中是起死回生的神一样的存在,但代价却是极大的。妮浩十三岁嫁给“我”的弟弟,一个结婚洞房都不懂的小姑娘,成为萨满后,因为救人一次次失去自己的孩子,出生的,未出生的。这样的痛苦不是常人能承受的。

    虽然我觉得萨满跳舞唱歌祈福救人有些不真实,但却告诉我们,生态是平衡的,有所得必有所失,一命换一命。这也昭示着医疗条件的落后,人们的生命受到伤害,没有医生,没有药物,全靠萨满。

    时代在快速发展,原始的生活终将会被现代生活同化,我们都是历史长河里的一粒沙。同化中,有开心,也有忧伤。

    生活便利了,一代一代的人与自然共生的和谐却再也没有了。人回到人群,自然还给自然。由共生变成了改造自然,一条一条的公路建成了,一片一片的森林消失了。曾经打猎是为了生存,为了以后有物可猎,人们总是有选择地打猎。现在很多动物不用捕猎,已经自行消失,因为他们没有了家。

    我忍不住想起看过的湘西文明的开发和湘西文化的没落,发展是必然的,发展中的破坏也会存在的。但如果可以,还是尽量保留一些古文化的传承吧。

    文中还有一个时代发展中的冲突就是新旧观点的不同。老一辈的人大多沿袭着一辈一辈传下来的生活习惯,比如驯鹿,比如族中男人一起打猎,平均分配。而年轻一辈更向往外面的世界,方便又多姿多彩。“我”的外孙女是鄂温克族第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却不会是最后一个,她见识了外面的世界,学习了美术专业,成为了一个大画家。她喜欢外面的世界,又时不时厌烦着外面的世界,用酒精麻痹自己,又回到家乡寻求内心的安宁,就是新旧交替中一种自我平衡。

    但终究,后来的更年轻的一辈会被同化,同都市中大多数人没有区别。不用再想着狩猎,但会为一日三餐奔波在工作之中。

    为什么我们常会回忆儿时的美好呢?那些记忆是再也追不回的时光,也是再也没有的生活情景。

    比如小时候过年会在四五点钟起床,打着灯笼捡没有炸开的炮仗,是现在的孩子见也没见过快乐。除了禁止燃放,鞭炮也变了样子,变了质量。

    总之,这本书很好,文笔好,结构好,立意好。唯一对我来讲“不好”的是,鄂温克族人的名字就和《百年孤独》外国人的名字一样,不像汉族一样有姓氏,人物又多,我总是读着读着就不知道谁是谁的谁。

    大概多读几遍就好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都是历史长河里的一粒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bs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