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起跑线这个词,也不知道是什么年头开始被很多人大谈特谈的。特别是在中国内陆,隐约记得是在我上高中的时候,起跑线开始走进我的视野,不过我对它视若无睹。现在重新听到这个词的时候,不禁有些感慨。信中谈到关于查理·罗斯与哈利·杜鲁门总统之间的赛跑,剧情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可置信。
情节大概是这样子的:查理·罗斯是独立城高中的学霸,而那个时候的哈利明显非常的不出彩,根本无法想象这个小伙子在几十年后会成为总统。很明显,从起跑线理论来说,查理·罗斯应该是狠狠地将哈利甩在脚后跟,并且事实也大概是如此。罗斯在成绩很好,并且勤奋聪明,很快便在新闻界斩露头角,而那个时候哈利却还是上顿不接下顿,哪里才是出头之日?如果单个样本得出的结果是可信的,那么罗斯证明了一点:一个人在起跑线上即便比别人走的更远,想要获得成功依旧需要不断努力,不能懈怠。那么罗斯与哈利的赛跑又证明了什么呢?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谁跑的更持久才可以胜利。杜鲁门如何当上总统,多半是运气与努力参半。罗斯福总统病逝,同时二战后华莱士尴尬,总之,种种原因都有,杜鲁门真的是运气好到爆棚吧。当然,不要看到光鲜的杜鲁门就以为他只是纯粹的运气,他的努力与勤奋同样不可小觑。
其实我更想说我的一个朋友,他与查理·罗斯非常的相似。
大学的时候,我们来到了同一个班级,第一次见到他就给人非常稳重的感觉,并且及富领导力,与交际能力,后来毫不意外他顺利当上了班长。按照他的话讲,大学第一年的班长,可以见识与认识的学长与老师,是最多的。这一点再后来我一点都不相信,因为在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我认识了很多的老师与学长。在同一个班级里,明显感受到他的与众不同,我们都是科班,但是刚学C语言的时候,他已经在筹备大学第一个目标ACM比赛,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叫做ACM。同时期的我在做什么呢?在看小说,玩游戏,无所事事,茫然无措的躲避大学生活。一年后,他顺利的继续在这个班级学习,而我因为成绩太差被分配到其他班级,差距似乎在无限大的被放大了。他像是耀眼的光芒,在大学做了很多事,结识了很多人,写了很多代码库,甚至指导其他同学编程。那么同时期的我在做什么呢?我是个不服气的人,我觉得自己被退出这个班级不是我错,并且 非常强烈的想要证明自己,于是我努力踏入编程之路,寻找老师,在网上寻找资料,大学的第二年第三年,除了陪伴我成长的游戏,我还做过一点点小小的其他成就。我结识了很多老师,做了几个项目,似乎看起来我也不错了呢。大四这一年,他出去实习,而我只能被学校的规则圈在学校了,像猪仔圈养着。
如今呢?他在一家创业公司上班,已经成为某个领域的翘楚,而我还在摸索。我坚信我自己没有那么差,但是与他的差距真的不小,这种差距从心里上,从能力上都让我有些无力。不过,我从未想过要去追赶谁,因为不管谁如何优秀,都不能让自己更优秀,但是我也坚信,与优秀的人成为朋友,一定会让自己更加优秀。
丑人 -- 2017032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