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个三月三》 雷雨 周四 23c° 近日联系上谱人员校对编辑稿,看了些文稿、资料,微信电话交流,回答宗亲们的提问。质疑解答,处理资料,当即传递,手机电脑并用。不免有些手酸眼花,不及当年。 然而,花汛时节雷公勤勉,阵阵助威。小内存的电脑,总爱凑热闹,弹出窗口,调皮地说:“休息会儿,看点别的”,IA发展倒也人性化。手机文档与电脑暂停直传大件,微信担起马夫,一篇篇的选择、点击、上传,心中不禁想起茶马古道,西风瘦马。 慢悠悠的,其实也是一种乐趣。殊不知,多人在翘首以待,等着我的反馈信息。还好,网络已升级到200兆,手机也是新的旗舰级别。否则,手疾眼快也无济于事。 尽管与每个人交流合作时间短暂,却已深切感受网络的魅力,小小手机大有乾坤。简单的一个登记接龙,其实极其简单,只要填写清楚,点击上传即可。多少人难以独立完成,要么电话报数,要么拍发照片,要么不了了之。 我有几个平台是共享的,可以多人操作。比如我发到群里的文档,可以多人直接操作,做完了点击上传或保存,我都能看到。 微信有许多功能,人们习惯发照片、视屏,然而不会处理文档。打开微信,手指点按屏幕下划,就会出现金山文档。所以,一边进行微信对聊,一边操作文档,轻松自如。 有几位宗亲很有见地,认为现代人修谱既要有文化传承价值,又要有信息资源共享的价值,修订资料尽可能详细些,尤其是祖籍和现居住地要理清楚,文化、职业不可少。 雷雨间隙,速记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