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316651/860fa7a7e4f1e870.png)
高中的时候,我第一次在语文课本中读到《丹柯》。记得当时刚读罢,除了对丹柯高尚人格的崇敬之外,胸中也升起诸多怒气,空生感慨之余,忍不住握拳连捶了几下课桌,引来周围同学以一副“你这个傻叉”的神情逼视良久……
丹柯是一个孤胆英雄。当族人面临强敌追赶和密林环绕的两难境地时,是他,丹柯,第一个挺身而出的是他!在不可预知的未来前,他的这份勇气和担当似一道独特而不失毅力的微光,哪怕前路再阴霾密布、怨恨丛生,这道光也会突出重围!他也不知道光明道路的正确方向、实际距离……但他就是在族人最茫然无措的时候站了出来,你看,那个迈着坚实步伐,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人不正是丹柯吗?!
这是一个迷宫般的森林,却偏偏被黑暗不分昼夜地包裹着,仿佛无边无际。丹柯带领族人走了很久,久到疲惫与饥饿的知觉也“吆喝着罢工”。开始是一个人,接着两个、三个……抱怨与责难纷至沓来,他好像听到了死神轻灵的脚步声。
他感觉自己还有最后一丝呼之欲出的力气,心脏突然剧烈跳动起来。是的,当他带领族人迈出第一步的那刻起,“光明道路”已成为承诺,不管他是否明言相告。但从始至终,他都不曾怀疑“尽头”这个东西。
![](https://img.haomeiwen.com/i4316651/a7088b1b5dbfef44.png)
然后,族人看到了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透过那道耀眼的光芒,族人见到了前方如画般的风景:万顷绿草、潺潺流水、木屋白云……丹柯匆匆撇过一眼便倒了下去,那颗心还在燃烧着,光芒却渐渐淡了。当光明道路近在眼前,生存不再遥不可及的时候,族人只顾向前,“丹柯是谁?丹柯在哪里?”这种问题,他们甚至在欣喜之余都没想起来。
终于有个人看见了那团“燃烧的心脏”,而这,却发生在他一脚踏上那颗心所传来的恸哭声之后!原本就微弱的光芒一点点消散,那个人后退几步,惊异的表情维持到火星散尽的那一刻。好奇心得到满足后,他便拍拍身上的灰尘,很快跑远了。
《丹柯》最后几段超现实的描述,不仅让我感受到丹柯那种大无畏的崇高人格,更使我感受到震人心魄的讽刺。读完第一遍《丹柯》,我心中那愤愤不平的情绪就压过了老师后来讲的赞颂丹柯伟大形象的主旨。我当时想,为什么文学作品的主题要定所谓的标准答案?难道真正的写作者通过作品想留给读者的不是反思空间,而是条条框框?
时至今日,我还是坚持当初读完第一遍《丹柯》的想法,在忆起那些“恩”与“忘恩”的言语动作时,我仍忍不住攥拳狠捶一下身旁的无生命物体-丹柯这样的英雄为什么会有那样悲情的结局?!
族人最终走向了光明,而丹柯这位伟大的英雄直到倒下的那刻依然无人问津。族人好像不知道“恩”是什么?!对于这样一群人,我看不见拯救的意义。也许丹柯在被族人苛责时也有过失望,但他还是不顾一切地救了他们。我有时候想,是丹柯对生命的悲悯促成了那“燃烧的心脏”。
我十多年属于学生的时光已经过去,这期间,我翻开的语文课本一茬又一茬,但至今,最使我难忘的是《丹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