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学的时候,世界第一次被打开,是小学手拉手交朋友,两个学校同年级的孩子交笔友。然后邀请对方来自己的学校,嘛时候我们都要介绍自己的家乡,我依稀记得:我生在鱼米之乡,四季分明……
现在回头想起来,我和笔友都在一个城市,只是区不一样。所以我们之间差别不是那么大,不像中国的有些城市。
有的城市不能种植水稻,而有的城市一年收割两次水稻。有的城市只能终止小麦,而有的城市因为日照原因,普遍农作物都不行。
而如今我还是无法形容我的故乡,因为我对故乡的印象仅有10岁的视野。在我18岁离开土生土长的城市后,我对故乡越来越陌生。
02
高中毕业后,我离开家四千多公里的地方读书。我兴奋开心而有孤独。
兴奋开心是因为我出走故乡,离开父母的视野,孤独是时常生病饥饿失落时我都会一个人落泪吃着不怎么好吃的食物。
我尽情的泪流满面却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哭。是因为没有好朋友陪伴,还是因为什么事情无法言说,反正经常都是自己一个人吃面在哭。
饿的时候最爱哭,不听得吃东西,塞满我的胃,好像就没有力气哭了,有点困。睡着了好像就不哭了,不思考了。
我经常听到外地同学发问,他们对我的故乡求证,质疑。也会听到他们对我的故乡的偏见……我挺多很多声音,但是我从来没有站出来解释,或者科普。
那我的故乡应该怎么说呢?从气候,美食,人文还是我的家人开始介绍呢?
03
过了没多久,我也离开的上学的城市。简直求之不得,终于要脱离苦海了。取而代之的是故乡,在我离开学校去往北京的五个月后。
我发疯一般的买了回学校的高铁,我更加不习惯。我想念读书城市的美食,作息表以及各种无处言说的想念。
故乡对于我来说渐渐模糊,我对故乡的认知在10岁左右。实际上我18岁离开家,为什么说是10岁呢?
因为初中以后,我再也没有仔细热爱和观察过这个土生土长的故乡。尽管我经常在心里发问:为什么大人那么爱看新闻和天气预报。
为什么妈妈知道那么多节气?为什么大人总有那么稀奇古怪的笃定。为什么父母脑子里的这个字典我没有。
当我在开发第三个城市的时候,我发现故乡已经渐行渐远。我来到背景有10个年头,故乡和学校都变得模糊了。
04
在我25岁的时候,身边有一些声音让我回故乡。更多的声音是告诉我,北京不是我的归处。尽管我也吐槽过在这里的艰难,但是我却无法说出北京到底如何让我离不开。
故乡是故乡,是我的乡愁,是我的殇。
但是我回到故乡俨然也是一个外地人,为什么是外地人,眼底手下的一切都会跟我潜意识的习惯形成比较。
故乡是我无数次梦里的归处,那里有我对世界所有的期待和曙光。而独独没有心灵归处,因为故乡有父母,有我成长的点滴,还有陪我成长的玩伴。
却独独没有我的容身之处,时至今日我的归处在我自己这里。故乡也是我内心净土和世外桃源的映像。
故乡永远在我心里,我却没有筹码回家。回不去的不是我,回不去的是十几年的念想,因为长得太多了却没有动身的勇气。
也许,当我们置身一人,见到了熟识的故人,我们觉得彼此都没有变。可是当我们的配偶,孩子出现,当我们开车开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家,一切又变了。
我的故乡承载着属于我的独一无二的梦。只属于我自己的,只有我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