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张幼仪:不遗憾你离开

张幼仪:不遗憾你离开

作者: 小茵purple | 来源:发表于2019-04-15 00:09 被阅读208次

    张幼仪生于1900年,正是新旧历史交替之际。她成长于一个旧式的家庭,也接触到了一些新式思想。

    张幼仪的父亲张润之,是当地非常有名望的医生。幼仪的祖父,曾是清政府任命的知县。旧时大家庭的规矩很重,但非常看重教育。当时的许多大户大家都把孩子送出国,接受先进教育。

    张家一共有八个儿子,四个女儿,差不多有一半都成为当时中国的知名人士。大哥张嘉保,是上海棉花油厂的老板,被称为上海滩的“油霸”。二哥张嘉森,是当时很有影响力的政治家,是国社党的创办人,是中华民国宪法之父。四哥张嘉璈,是当时著名的银行家,曾任中国银行的总经理。(这里不得不感慨一下关系的力量,不是张幼仪四哥的推荐和影响力,张幼仪也很难担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的VP)。九弟张嘉铸,毕业于哈佛,是新月派诗人,还是当初著名的新月书店的老板。妹妹,张嘉蕊,是服装设计师,社会活动家。(再感慨一下,家庭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真是不可小觑,张家孩子的成功一方面是因为父母对教育的重视和父母自身的以身作则,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家庭中哥哥们榜样的力量)

    幼仪小时候,还流行缠足。在幼仪二哥的争取下,幼仪的缠足只经过3天的仪式。由于伤害终止的及时,她可以自在自由大方地行走。但是,她的脚还是受到了一些伤害,留下了一些缠过足的印记。幼仪有着一双既不属于过去,也不属于未来的脚。她骨子里有着对传统的遵循,也有着对新生的渴望。

    因为“父母之命”,幼仪提前结束了在师范的学习,与徐志摩成婚。

    婚后生下阿欢。同年,徐志摩赴美留学。

    1920年,徐志摩来到英国。1920年冬,张幼仪来到英国照顾徐志摩的生活。

    1922年,张幼仪于柏林产下次子,并与徐志摩正式离婚,结束无爱的婚姻。自此,开始人生的蜕变。

    失败的感情,让她跌落到了人生的谷底。可伤痛并没有让她绝望,反而让她重生。这或许与幼仪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封建社会的文化也不全是糟粕,至少幼仪在这种文化中学会了隐忍。后来,徐志摩再婚后,幼仪仍然为徐志摩照顾双亲,并给她们养老送终。甚至,在徐志摩飞机失事后,她站在道义的角度,替阿欢向陆小曼支付赡养费。这种胸怀,这种气度,这种坦然,时至今日,仍然叫人敬佩。

    对婚姻忠贞不二,孝顺公婆,隐忍坚强,沉稳干练。这些优良的品德,其实都是幼仪在那个旧式家庭中学到的。

    离婚后,张幼仪到巴黎投靠二哥。随后,又和七弟一起去了德国,独自生下Peter。

    之后,幼仪又进入裴斯塔洛齐学院攻读幼儿教育。

    Peter3岁时,因病去世,幼仪悲痛欲绝。

    1926年,徐志摩再婚。徐家人一直只认幼仪这个儿媳,因此,二老请幼仪回国,要求徐志摩得到幼仪的答应后才能再婚。幼仪思虑再三,回到上海。

    1927年,幼仪进入东吴大学教授德文。

    1928年,幼仪担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的VP,成为中国首位女银行家,同时,她也是云裳服装公司的总经理。

    这个坚强的女人,在痛苦的深渊里重生,以温暖善良仁义之心面对生活。生活也给了她回报,让她活成了她想要的样子。

    当徐志摩如火如荼的演绎自己浪漫的爱情人生时,她咽下委屈,始终缄默。最终,她在自己旧式的家庭里,过上了自己一直憧憬的生活,有知识,有自由。

    回国后,幼仪的经商潜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也成了家门的荣光。

    在徐志摩爱恨纠葛的三个女人中,应该是幼仪用情最深。

    因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这三个女人中,只有幼仪始终对徐志摩不离不弃。即使被离婚,她依然生下了徐志摩的孩子。在欧洲孤苦无依的时候,她毅然选择离婚成全徐志摩的幸福。最终,也是她,亲自料理了徐志摩的后事,并整理出版他的书籍。

    这就是那个时候的《我的前半生》吧。她坚强如冬天的一枝寒梅,虽然并未绚烂如玫瑰,却也用自己的方式让我们记住了她。她在痛苦之后最终涅槃,完成了人生华丽的转身。

    她虽然看透了生活的真相,却始终热爱生活如初。褪去一身的浮华,她的灵魂仍然高唱着自信和坚强的赞歌。她的美好与坚强,像高悬的太阳,虽然相隔一个世纪,仍然温暖着今天的我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幼仪:不遗憾你离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io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