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追了几集韩剧《迷雾》,虽然最后情节烂尾,但是不得不说,女主高慧兰的吸引力一直都很在线。
她年纪不小,也没有倾国倾城的样貌,为什么会让剧中的男子们爱不释手、念念不忘甚至疯狂执迷?又为什么会让剧外的女人们膜拜不已?
很多人说是气场。
是的,那是什么支撑起如此强大的气场呢?
没错,是她的专业精神和职业素养。
那么,如此之高的职业素养究竟是如何练就的呢?
《迷雾》一开始,高慧兰就以强势的形象展示着电视台台柱子的风采:
被警方传讯,她淡定地说:有什么尽快问,马上新闻要开播了;
对节目内容要求极度严苛,对不符合节目调性的内容坚决说不;
为了稳固守住主播的位置,她七年没有吃过晚餐,
虽然年纪不小,但是身材窈窕,可以穿得进每一套精致的职业装。
……
很多女生追这部剧,就是冲着她的好衣品。
不过,没有一副好身材,哪里能凸显出好衣品呢?
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你永远不能小看一位能够保持完美身材的女人。
不管是外形还是事业,在完美的背后,是极致的自律。
1、究竟什么是自律?
记得有一次我跟同事聊天,无意中说到自己的目标是能成为一个高度自律的人。
对方表示很惊讶:“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目标呢?”
他接着举了一个例子,说的是她自己的母亲。
他这么跟我描述:我妈就是个非常自律的人,年轻的时候奶奶和爸爸吩咐她做什么就做什么,虽然心里不高兴,但是行动上没有丝毫懈怠。直至现在,仍然每天按时起床做饭,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把家里每个人都照顾妥帖,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感受,也没有自己的爱好,她的人生仿佛就是为别人而活。
他问我:这样自律,这样无趣,有什么好的?
很多人跟我这位同事一样,认为自律就是守规矩。
我觉得有失偏颇。
一个人对于外部的要求不敢违背,全部照办,这是守规矩;
一个人敢于突破外界的限制,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地去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控制自己不受诱惑,这是自律。
其实自律的人长期关注的不是外部的边界和规则,而是自己内心认同的秩序。
守规矩只是遵守别人对自己的要求,而自律则是自己对自己有所要求。
被动与主动之间,相去甚远。
2、因为自律,赢得尊重。
我至今仍然记得公司三年前来过的一位实习生,那是唯一一位虽然没有留下却让我们部门所有人记住的,也是老板舍不得放走的为数不多的实习生之一。
她是一位女生,跟同期实习生相比,其貌不扬,但是事情做得相当漂亮。
她不同于一般的实习生,T恤牛仔裤上班,而是每天正装,简洁干练;
她没有像别人那样等着“接活”,而是主动去研究部门业务并虚心请教,没几天就跟部门所有人混熟了。不光是每个人的名字长相,就连负责的业务范围,也都了然于心;
她每周会上报一篇实习心得,一个月之后,她写的东西已经非常有模有样了,甚至有些建议成为了部门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
这位女生最终因为个人发展的原因,没有留在我们公司。她实习离开时,部门为她办了个送别宴,史无前例的待遇。
我私下里忍不住问她:你其实早就知道自己不会留在我们公司长期发展,仅仅是个实习而已,为什么还要这么认真?
她笑笑:我既然来实习,就是觉得实习对我有用,既然是有用的事情,我就会全力以赴去做好。这跟我最终是不是留在公司没有太大的关系啊。
拎得清、有主见、高度自律。这样的人,在哪里都会赢得尊重,任何时候都不容小觑。
3、因为自律,收获健康。
我的书法老师是我们市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上个星期回家看望他,发现他精神愈发矍铄,80多岁了,依然声音洪亮、耳聪目明。
很多人谈论起他,都说是会保养。
其实哪里是他们所理解的保养,不过是老师的自律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自然结果。
他每天5点起床,9点睡觉,打一个小时太极,写两个小时字,从不吃高油高糖高盐的食物。
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却不是人人能做到的。
北京协和医学院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张遇升,在《怎样健康活过100岁》中给出了健康长寿的20字箴言:天天要活动、饮食有节制、日日有盼头、生活不孤单。
拆解一下这句话,你会发现,全都跟自律有关:日日有盼头是说我们要有人生目标;天天要活动、饮食有节制强调持之以恒的好习惯;生活不孤单则是关于人生关系的计划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和“得”之间,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漫漫耕耘。
4、始于自律,终于自由。
自律,看似限制了自己,实际上,却是为自己争取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李筱懿是我特别佩服的一位作家。她既是职场女性,又是孩子妈妈,同时还能在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中,抽出时间追求写作梦想。她有一张“著名”的作息表——每天清晨4点45分起床,晚上10点30分入睡,周六固定陪女儿……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读书。
其实很多成功的人都有近乎执拗的早起习惯,乔布斯年轻时每天凌晨四点起床,九点半前把一天工作做完。他说: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而自信则是从自律来!
这样死磕式的自律,为他们带来的是理想中闪闪发亮的人生,以及财务自由。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作家蒙田曾说过:真正的自由,是在所有时候都能控制自己。
是啊,你想一想,一个连自己都控制不好的人,怎么能够掌控人生呢?
5、如何才能变得自律
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成套的方法论,比如马歇尔·古德史密斯就曾经写过一本叫做《自律力》的书,进行了详细阐述。
而在我看来,最重要、最简单、也是可操作性最强的是以下两点:
为自己明确真正想要达到的目标。
我什么我要强调“真正想要达到”呢?因为很多人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那种不完成也无所谓的事,也许就只是想一下而已。如果是这样的话,根本就不会产生自律的动力。
在设定目标前,好好地想象一下自己目标达不成的沮丧,以及达成之后的喜悦。沮丧和喜悦越强烈,这个目标越是你真正想要的。
我们需要一些道具和仪式感,来提醒自己时刻保持自律。
罗胖曾经在演讲中讲到一件事情,说和菜头总督促他把运动裤换成窄腿裤。
这是什么道理呢?
当你穿着一条经过挑剔的裤子,然后你就会需要一条相对体面的腰带,接着你就会知道自己身上缺乏一些配饰。
你会不断地在追求生活趣味中让自己变得更好,变得更体面。 这就是自律。
所以,你需要着正装上班,以此来提醒自己保持职业素养;
你穿高跟鞋,是为了让自己时刻保持完美的站姿;
你化了精致的妆容,就不自觉地连行为都变得优雅;
你涂了口红,便不能够用这张美艳的嘴巴出口成脏;
你买了一套运动服,就不好意思不去健身;你健完身,就舍不得浪费劳动成果再去吃一顿;
你发愿每天早起,在朋友圈打卡,就不好意坚持2天就算了。
……
那些让你看起来更有体面的东西,对你的真正用处是:不是让你变得更好看,而是让你变得更加自律。
在那些美好背后,都是你看不见的日复一日的付出。
而所有的自律又会反过来凝结在我们身上,绽放美好。
成功的人为什么会成功?
因为他们做了那些失败者不愿意做的事情。
自律,让你终将成为理想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