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附庸风雅?》

作者: 洛水洛神花 | 来源:发表于2017-11-07 18:33 被阅读81次

    用“附庸风雅”称呼别人时,似乎并不是一个赞扬的词语。当然,有些人也常在表示自谦时使用。

    说起附庸风雅呢,不少人脑海里会浮现出,巨商富贾在物质上达到人生巅峰之后,一呢,是因“士农工商”的定位,在古代大多时候商贾虽有钱,但社会地位并不高;二呢,又生怕人家说他是人傻钱多的“暴发户”。所以,总喜凑进去文人的圈子,给后辈延请高聘有识之人,受教从学,以期他日能够走读书科举的路子,实现改写家族光耀门楣,不仅仅只是为了装点下门面。于是,大家便无法攻击他是钱多人傻,又不好说他不风雅,于是便有了“附庸风雅”。对于真有才学的商人呢,还有个“儒商”的说法。如扬州个园的主人——盐商黄至筠,今日你去逛他留下的园林,一来不得不感慨当时其造园财力花费之巨,二来确实有自我匠心的别裁。当然,彼时的附庸风雅,也不是凭谁都可以的。需要的资本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注1:清·吴趼人《情变》第八回:“那班盐商,明明是咸腌货色,却偏要附庸风雅。”注2:《晚清文学丛钞·情变》第八回:“却偏要附庸风雅,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因此种花之风,遍及扬州。”)

    但如今的附庸风雅似乎有了一个新词,叫做文艺青年,在网络的环境下,这个词也开始偏贬义,为大家所调侃。似乎穿着棉麻类衣服,用着棉麻布包,包里常放着小众的文学哲学作品就是了。当然,真正的文青并不拘泥于此外在的形式感,他们心底或许也看不上这种形式上的“伪文青”。

    其实,从来不必看不上什么。伪文青坚持读下去也会变成真文青。附庸风雅花的心力和时间多了,学会品鉴甚至创作自己的艺术,自然就是风雅。

    在整个大环境相对越来越宽容的情况下,会发现,每个人都在急于发声,急于表态,急于批判,急于蔑视。尤其以上这些“急于”是对已经成名的文人的攻击。前几天不少推文都在批一个叫“许知远”的人,讲他自命清高,满嘴巴正义,满篇炮火攻击之词,甚至连他赞美俞飞鸿“你可真漂亮”,都能推论出许知远是满脑子色情。其实,在写者站在道德高地上大放厥词,甚至语言人身攻击别人时,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自命清高,满嘴巴正义呢!当然,这也不妨他作为一种成名的手段,毕竟没人识得他,他可以借攻击已成名的人为自己造势吸粉。(注:此处毫无贬义,出名不易,一种方法而已。毕竟前面还有大家王朔。)只是,在痛快淋漓的文字下,这个时代的人更容易兴奋,容易被掀起情绪。反正读着爽就对了,很少有人会去思考事情的来去曲直。毕竟那么多新的信息等着你去御览,哪有时间去细分?大多都是知道此刻的热点罢了,更可况“无知者无畏”嘛,哪管什么网络语言暴力。

    以前,在没有看四书之时(虽然现在也没有完全看完)。会觉得“中庸”是一种明哲保身,不屑一顾,青年人自是要活自己的个性与态度。也喜欢看那些有个性的章太炎、辜鸿铭等大师们的传记。其实,在他们有自己的态度之前,人家是真正懂得什么是中庸之道,什么是修齐治平的。当时的我呢,说白了,不过是看了牛掰人的言论态度,学了个故作姿态而已。

    亏得有“年少轻狂”这个词语可做托词,但现在回想起来,并不觉得十分汗颜惭愧。毕竟在后来的时间里,真的去了解以前那些用来“附庸风雅或个性”的内容。

    人呢,或许内心里还是喜欢别人称自己为风雅之士的罢。虽然这是一个反权威反高雅(高雅,在他们眼里也是故作高雅罢了)的网络狂欢时代。人人都标榜自己真性情不做作。附庸风雅或是文艺青年,在他们的概念里就是一个字:装!但你应该有属于自己心底的声音和看法,不做一个盲众。亦无须嘲笑附庸风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至少,他们知道向往风雅文明,再践行传承下去。

    其实,何妨附庸风雅?!我就承认我附庸风雅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妨附庸风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oj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