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鲜活的案例:小A 是一位内心充满工作热情,每天上班状态特别好,也充满正能量。上一年,他继续挑战自我,走出舒适圈,在工作内容上做了很多的尝试,做成了很多个项目。内心想着今年肯定能收到老板的青睐,取得一个耀眼的绩效成绩,不是A也至少是B+吧。
但是年度绩效结果出来,他的老板竟然给他打了一个C,天呀?一共相差3个等级。而且还被老板撤离了管理岗位,从原来带领10几个人的团队变成一个底层员工。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大一个差距呢?他哭着找我倾诉,我是这么告诉他的:
1、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他是很努力啊,但是带团队毫无章法,执行力,说实话非常一般。老板布置的很多工作,分不清优先级顺序,瞎忙一通。这就好比:你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把它做到100分;还是把3件事情分别只做到20分,加起来也只有60分?那当然是,先至少把一件事情做好了,然后再把成功经验进行复制,然后再做更多更大件的事情。
他是付出了很多,但是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做人不要太贪心。一年级的有一篇课文里面就讲到过“捡了芝麻,丢了瓜”的故事。
下一步行动:
更花更多的事情去思考事情的底层逻辑,学会从“+1”的维度去思考问题,了解事情的本质和规律,认真思考,做那些“更少但更好”的事情,也就是说,找到关键路径,逐一攻破。
2、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和团队
老板把他的管理职务撤掉,就是发现她在团队管理里面很大的短板。第一,PDCA没有做好,一年多,都没有周会、周报等汇报机制很好地拉起来。这是管理低下的表现;第二,并没有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和团队,导致团队的任务完成率其实不高。
好的团队,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景,有一个大家都希望达成的美好愿望,大家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去奋斗和努力的。
但是他没有,表面看起来他人很好,对团队也不错,但是那个团队是并没有得到成长的。这其实也是在浪费他们的生命。
下一步行动:
运用好PDCA,熟练掌握这样的工具。对自己有高标准,而不是做不到,那就迟点做。我情愿你不要做那么多的事情,但是每天至少把最重要的3件事情先切切实实先做好。不要一天列一堆待解决的问题,但是一天一堆没有完成,打击了你的士气外,还让自己的一次有一次失信,成为那个自己的都觉得自己都不靠谱的人。
事出必有因,虽然他真的很难受,但是这就是商业场景,绩效是根据每个人的贡献度确定的,而这个贡献度是基于公司战略来说的,而不是你内心的那把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