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品茶读书吟诗读书简友广场
一瓣心香【17】皎洁终无倦,煎熬亦自求

一瓣心香【17】皎洁终无倦,煎熬亦自求

作者: 米兰文萃 | 来源:发表于2021-06-27 16:54 被阅读0次

    泡上一壶白茶,放入一朵金丝皇菊,窗外禅声和鸣,窗内凉风习习。“案上好书能忘晷”,周末的值班时间,没有太多的事情,一上午便在办公室里,终于把叶嘉莹的《荷花五讲》全部看完了。

    搁置在办公室沙发上,小米沉默了很久,最后这一讲《九十回眸》中,她说最爱义山诗,其中一句“皎洁终无倦,煎熬亦自求”,是李商隐的《灯》。看着这句话,小米也想了很多。是啊,一盏油灯,彻夜点着,一团火焰,发着微弱的光芒,也许有人拿去照亮了前行的路,也许风雨一来便被吹灭了,而热火中的煎熬只有它自己知道。

    燃到最后,化为烟雾,灯芯也化为一团黑焦。

    本想下午再重新看一遍,把划下重点的地方,尤其是一些感触颇深的诗词,全部背诵下来。叶老先生不愧为中国最后一位诗词大家,从15岁开始,写下的诗词,便已超脱世外。一生不由自主,颠沛流离,最终做了一回自己的主,回国教诗词,一心报国。

    所以小米打开“掬水月在手”纪录片,一遍又一遍地听着陈粒唱的主题歌,听着叶老先生吟唱的那首诗,“明月下,夜潮迟,微波迢递送微辞,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

    李商隐这句诗,恰恰也是她一生,也是很多人毕生写照。当然,他们最终的坚持,都作出了宝贵的贡献。她希望,有一天,有一个人,恰恰听到了她吟唱的诗词,有一丝感动,她就知足了。

    如今,她的希望也实现了。因为小米,已然在她的皎洁、无倦、煎熬、自求中,感动得五体投地。

    “皎洁终无倦”。

    若说熬夜,谁能熬得过许渊冲,又能熬得过叶嘉莹。他们都是孜孜以求,到了耄耋之龄,仍然工作到半夜,向深夜偷取一些时间。三毛也是个爱熬夜的,甚至经常熬到天亮,曾经一度熬成精神分裂,当然最后,还是各种原因,以她自己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读叶嘉莹,读三毛,读张爱玲……读很多大家的文字,她经常会被感动流泪,总是读得很仔细。因为他们每一个人对读书,对写作,对文学,要求都极高,极为苛刻。同时,不管身处乱世,还是漂泊四方,依然能坚持自我,保持一种“皎洁”的风骨,真的让小米敬佩不已。

    有的时候,读书也是读自己,在他们身上,总能找到自己一直在坚守的东西,在她们身上找到很多共鸣。可在当下社会里,在人际相处中,却往往不被理解,甚至会被奚落,也只有在这样的精神膜拜中,对那种深刻的孤独,稍作一些宽解,同时也孤独自在的,坚持自我,坚定理想,坚守情怀。

    “煎熬亦自求。”

    在小米看来,文学大家,诗词大家们当年的煎熬,有些是为生计所迫,不得已坚持,但也是他们痴迷爱好,研究通透。而如今,时代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自己其实也是在经营积累中,早已衣食无忧的了,所以才能上一个不太忙碌的班,也不用靠工资养活自己,才能安心地、大把地用闲暇时间,奢侈地、无用地去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

    本是吸收就可以了,但她还是想坚持,能写下点什么。正如纪伯伦所说,“我们的大脑是一块海绵,我们的心是一条溪水。然而我们大多数人宁愿吸收却不肯奔腾,岂不怪哉?”

    所以小米坚持写日更。她开始不再依赖朋友圈,也开始默默在此耕耘,足以盛放她奔腾的思考和表达。这种煎熬是自找的,如一条野蚕,吐出的丝也没人要,即便如此,依然继续吸食吐丝,作茧自缚,破茧成蛾。

    (无戒学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瓣心香【17】皎洁终无倦,煎熬亦自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sxu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