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佳佳。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书是《高效阅读》作者渡边康弘〈日〉副标题:20分钟读懂一本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能快速读完一本书的方法:“共振阅读法”,先和大家分享一下实践这个方法的五个步骤:
步骤0:接触书本并明确阅读目的
步骤1:通过随意翻阅,让大脑下载“信息”
步骤2:使用三栏表格绘制曲线
步骤3:在曲线上感兴趣的那一页摘出单词
步骤4:凭着感兴趣的单词,带着问题去阅读
步骤5:根据从书中获得的想法,制定行动计划
其中重点就是绘制曲线的部分,把书中作者提供的表格拍了照片,供大家参考: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77613/64396633bb7d7d6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77613/3181166fb86145e8.jpg)
整个图表绘制下来就是“共振地图”,这几个步骤简单来说:就是先确定阅读目的,然后调整好自己的呼吸,接着随意地翻阅,再以“三幕剧”的结构去阅读,最后感应到书中的“能量”并绘制曲线。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77613/16e97a9a94b05c16.jpg)
这是我第一次用这个方法阅读时绘制的“共振地图”,在具体实践时发现,其中右边和下边的边框部分及行动计划的部分都可以省略,用这个地图主要来归纳整理,对书中感兴趣和对自己阅读有用的内容,看起来更直观,也能促使自己言简意赅,主抓重点!
方法优点:经过一个星期的实际运用,总结出共振阅读法比较适用于方法类的书籍,尤其是当我们要解决某个问题而去读书时,用共振阅读法非常合适,因为它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能让我们很快地抓住书中的重点,还可以让我们根据找到的重点与自己的思考相结合,进行知识整合,形成自己的新思路,找到新的切入点把学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本身感觉很复杂的这一个过程,运用共振阅读法会让我们很快捋清思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难点:我觉得比较适合有阅读基础的人,以我为例,我的阅读基础较差,连“三幕剧”都不懂,要用随意翻阅来找共振词汇很难,进行了几次随意翻阅,都没能感觉书的能量。
疑问:理论性比较强的书适不适合运用这个方法还需实践。
每一种阅读方法都不是通用的,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运用、磨合,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而且阅读方法也不是单一的,所以要针对我们所需读的书籍采取合适的阅读方法。
通过读这本书,还学到了一些阅读的新思路:
1.带着目的去读书,尤其是方法类书籍,这样在读的过程中,更能专注于自己的阅读目的及通过这本书想要解决的问题,就不会读完一本书总不记得内容。
2.在阅读时可以设置阅读情景,“宛若作者就在自己的眼前一样,会配合着你的目的给出有用的信息。”
进行多本同类书籍阅读时,就仿佛所有作者都来参加你设置的主题会议,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给出建议。
3.阅读是在和作者对话,阅读时的中心是“自己”,而不是书籍或作者。
4.不忽视微小的输出。
5.“为他人而阅读”,带着“内容会对谁有益”“谁一定会很喜欢这本书的内容呢?”这些想法去阅读。
以上是我对这本书及“共振阅读法”的理解,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去读一下这本书,希望能对大家的阅读有帮助!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