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说一个老年上的段子:一日,有山东汉子两枚,于村头集市口角,遂拳脚相加,捉对厮杀起来,良久难分胜负,围人劝也不住。正无奈处,有智者掷绿白大葱,相反两向,距数丈余。两人即松开,各奔眼前葱,如南人啃甜蔗,大快朵颐,瞬间忘了此前纠结、此前回合。
成熟而美丽的秋色二
说一个七十年前的事儿。
开国领袖毛泽东同志于建国不久即出访苏联。当时随行携带的琳琅满目的礼品单里有中国南方的水果橘子,还有山东的大葱。有人问道领袖,为什么要携带大葱?得到的回答是挺有趣的,意思是说,大葱是一个有利于和解的物件,谈判免不了要争争吵吵的。
这个故事,早就知道。最近,弘毅乐学书院的平台学习《诗经》,交流体会,有一位师兄讲到“礼”的问题时,又举了这个例子。对于我这个山东人而言,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好好地开心了一回。
阳光灿烂的日子三
我的家乡山东,尤其是胶东一带,出产大葱大蒜,其举世闻名,不仅仅是缘于高大,主要还是口感特别好。记得儿时有一个相声,颇为有趣。说是各地的火车头在进站时都会喘息着低吟着当地的特色习惯和产品。
比如说,进入山西境内的车站,就会不中断的“喝醋、喝醋、喝醋”;进入山东地段就会“大葱大蒜、大葱大蒜”不停地吵吵,直到停歇下来。
花儿就是这样红四
远在他乡,思念或许是一张邮票,现在却很少纸质邮件交流交往了,尤其是这么、这么的遥远;而对于生来养成几十年的味蕾的小小满足,或许是一个很落地的乡愁的安慰吧!
这里的大葱大蒜,肯定没有家乡山东的味道纯正和甜美,但我偶尔嚼上一两口,即使不那么正宗,也是极好的!
味蕾是最诚实的师大铁陀于西澳
2022年11月1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