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萱萱:
我昨晚感觉好奇怪,十点半就犯困,然后躺了很久都睡不着,就那种明知道很困但意识不能沉入深层进入睡眠的感觉,后来就在听书。
不知道听了多久还是很精神,后来就不敢听了,还是放下耳机自然入睡,可能十二点才睡着。
昨晚参加了读书营举办的第一次心灵疗愈线上活动,就是想参加的同学聚在一个腾讯会议的房间里可以开麦说话。
先来说昨天看书的内容,然后在接着跟你讲参加的收获吧。
书里说起事件、想法、故事三者间是递进关系,对于同一个事件在不同人的眼里会觉得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当我们对一个事件产生想法后,故事的结局有可能是好的,但也有可能是坏的。
就拿生病这件事来举例,如果一个人天性悲观,她在生病后的想法一定是觉得自己很不幸,有可能喜欢抱怨遇到的一切。
有个词叫祸从口出,伴随着她的抱怨,体内的负面能量也在积累,有可能结局比其他人更糟,因为相由心生,她自己是这么认为悲惨,那能不惨吗!
而如果同样是生病,这个人总觉得困境是一份包装过的礼物,她勇敢的承受和历练心境,并坚信磨难总会过去,或许很快就会好起来,别人看见生病的她时也不会觉得身上有那种负面情绪的排放,经历多了反而更能凸显自身的耐力和从容。
区别就是对于事件的想法是什么,往好处想的人故事的结局不会太糟,往坏处想感觉世界都是恶意,所以才说每件事的发生都是有利于自己的,只有这样想才能时刻警醒不调入内耗陷阱。
后来书中还有一段疗愈作用的句子:
“我看见我在寻求被虐待的痛苦感受,我接纳这种感受,并放下对它的需要。”
这段话是让我们正视心中的感受,即使感受到的是痛苦,也要先察觉然后允许情绪的存在,这样才能慢慢放下。
而我改了一下:我看见我在寻求被喜欢被认同的痛苦感受,我接纳这种感受,并学着放下对它的需要。
写完的时候就感受到心中某些束缚正在减轻,所以决定每天都要默念几遍,睡前还要在嘴里说出来。
因为小时候的自己很希望得到家长的表扬,而我得到的多数只是他们的挑刺,即使是表扬也不会让我感受到真正的成就感,就感觉他们的夸赞太过大众化,并不是针对某个做好的行为进行称赞。
这个问题不只是我一个人有,参加疗愈的时候发现很多人都有这个问题。
因为以前的教育方式不是夸赞而是打压,家长觉得孩子夸多了就会心态漂,所以要反着来,做好了也不能告诉孩子继续保持。 记忆最深的是某个同学很在意家婆怎么看自己,她觉得家婆对自己很不满意,无论如何讨好她,她始终觉得儿媳妇做的不好。
老师问了她一个问题,你喜欢真实的自己吗?
她表示肯定,她是喜欢真实的自己的,所以别人喜不喜欢她,并不是因为她不值得被喜欢,这是他人的问题不是她的问题。
后来老师又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份答卷,把自己的答卷做到满分,在别人给我们的答卷上是零分那又怎样;
我们活着并不是为了把他人给的卷子做到满分而存在,当你不想写这份卷子的时候那就把它撕破,做自己人生的答卷就够了。
我听完是很震撼的,因为目前的我也有这样的问题,总是想着能把自己人生的答卷写好的同时兼顾第二份、第三份卷子,希望不只是自己很满意,别人也能很满意我。
可是这种理想状态基本上是不可能并存的,除非我自己的那份卷子的内容随着外界的需求而变化,那样就是为了讨好别人而活着,到了最后只会丢了自己。
所以最大的收获是分清自己与他人两者间的主次关系,即使我们做得再好,在别人那儿也当不了主角,所以在自己的舞台上闪闪发光就好了,至于别人喜不喜欢自己,那又有什么关系。
当我接纳了这种被喜欢被认同的痛苦感受后,它还没有消失,只是用一种不影响正常情绪的方式存在,仍然能观察到小部分的自己在意着想要认同和喜欢。
冬阴功汤不算很辣,估计是很久没吃辣的东西刺激肠胃,还好后来多喝水也没啥事儿了。
昨天特别闷热,下了一会儿雨也不觉得凉快,做完运动出了很多汗反而很舒服。
听课时老师讲起俞敏洪的运动方式,他在办公室里每过半个小时就会起来原地踏步,员工们很纳闷他不出门为什么步数也有一万多,这才知道他把运动和工作的时间结合在一起。
听完很受启发,我今天上班的时候也可以一边听书一边在原地踏步,不要总是坐着,除非那件事情必须专注。
人还是要多找机会动起来,哪怕运动量不够大,持续的累积也有好处。
今天先写到这里了哈,有部分话题明天再聊,起晚了所以时间有点儿紧。
早安心语:活着不是为了讨人喜欢,而是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早安
爱你的云清雪
2024年8月12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