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时代的当下,很多孩子都是伴随着手机、电视长大的,网上有个词说现在的孩子是“网络原住民”,可是很多家长却为此苦恼,我家的孩子为啥不爱看书啊?
我有个亲戚小霞就是这样。前几年刚生孩子的时候,觉得孩子还小,只要不哭不闹就行了,所以每天拿个手机或者找个动画片给孩子就不管了,还洋洋得意的对别人说“教育孩子一点也不难,你看我每天打打麻将,孩子不也挺好么”。
可是最近两年孩子该上学了,她却发现自己的孩子根本不看书,只要没有手机看就撒泼打滚,搞得她焦头烂额,这才知道后悔。
中国有句老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孩子的阅读习惯,一定要从小培养。
那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
父母要做好自我管理,你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自我管理,家长放下手机、电脑,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是儿童教育的起点。
孩子的生活习惯离不开家长的陪伴,我们不能因为省事或者懒就把孩子扔给了电子保姆。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03761/5745d856f7050b7b.jpg)
那么正确的阅读习惯,应该怎样培养呢?
首先啊,我们要从生活习惯上有意识的培养孩子,闲暇时我们可以找一些绘本,跟孩子边看边讨论;除此之外,和孩子一起玩智力游戏和涂鸦,也是很好的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方式。
久而久之,这些健康的习惯就形成了,孩子就不会对手机、电脑产生过高的兴趣了。当然我们要劳逸结合,适当的让孩子出门玩,不要总是待在家里。
到了外边,孩子会遇到新的小伙伴,或是遇到感兴趣的事物,这些总比盯着屏幕要好。
我们还可以让孩子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时间上做一个合理的安排,这样就没有多余的时间沉迷手机或电脑了。
对孩子看手机和电脑的时间,要做到心中有数。毕竟书上的画面没有电视吸引人,不论是声音、画面还是色彩都更有吸引力。一旦孩子被电视吸引了,阅读就会显得很枯燥,如果没有家长引导,图书会很快消失在孩子的世界里。
合理的分配时间很重要,它可以有效地避免孩子沉迷手机或电视。这件事情,一定要从小做好。
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对待电子产品
俗话说堵不如疏,一味禁止孩子看手机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除了陪伴孩子远离手机的时光,我们还要学会,正确培养孩子与电子产品的关系。
比如,看电视时,我们可以制定一个具体的时间,选择一些有意义的影片,跟孩子一起观看,和孩子一起讨论剧情,分析事件的原因。
这样孩子即看了电视又学会了思考,同时还建立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在选择观看时我们要注意几点:固定好时间或集数;看的内容要把关,但同时尊重孩子的选择;一起看完,适当给孩子提些问题或问问孩子自己有什么想法。
在选择游戏时,可以选择智力的、反应速度的、还有灵活度的等,同样也要控制时间。一是游戏更容易吸引孩子,二是伤害孩子的视力,三是对孩子的颈椎不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03761/3e5128654e91b952.jpg)
电子产品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我们无法完全避免,那就需要找到一个办法,合理利用电子产品,让它成为孩子的工具,而不是成为孩子的依托。
这样他们才能发现有趣的事情,才能激发孩子内心的世界。从小学会阅读,学会思考,才能更好地成长。
做好爷爷奶奶的工作,让他们加入到培养孩子的习惯中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带孩子,而多数老人无聊时就喜欢看电视来打发时间,不管看不看,电视就在那开着,各种保健品的广告不断地循环。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被电视吸引,阅读变得毫无吸引力。孩子不吵不闹,又有时间做自己的事,这对老人来说是一件好事,但他没有意识到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坏的事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03761/c1fb268bb1137995.jpg)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做出一个改善,对老人讲一下其中的关联。可以要求老人看一些财经、信息类的节目,或是看一些逻辑性较强的影片,这样孩子既能多接受一些信息又能学会思考,老人又不会感觉太无聊。
家人的言行尤为重要,好的氛围能快速进去阅读状态,闲暇之余,一本书,一杯茶,大家坐在一起,安静的看着自己感兴趣的书,是多么温馨的一件事。
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就来自于整个家庭一点一滴的积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