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式给体校的孩子上课,没有想到一堂小说课却上的如此艰难。一段段地让他们读,概括大意,提问细节,查看他们到底有没有懂。这种教小学的上法我从未体验过,没想到却对着一群大孩子这样教法。三十个十七八岁的花季男孩女孩,各个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夹着胳膊坐在板凳上一动不动,像一条条奄奄一息的鱼,一朵朵即将凋谢的花。其中一个男孩两节课都爬在桌子上,他说他对一切都不感兴趣,连手机都不想玩。
是的,两次接触,我感到这群被家庭学校甚至社会抛弃的孩子们的自卑、无助和绝望。这个年龄阶段该有的阳光开朗、成熟大方在那一张张稚嫩单纯又忧伤孤独的脸上隐藏的不见一丝踪影。
百分之八十的同学没有兴趣爱好,百分之九十的同学异口同声地说要考大学,百分之九十五的同学不知道考大学以后要干什么。每一堂课我都觉得压抑和累,还有急躁和无助。这是我的感受,我想也是他们的内心世界。前三节课的自我介绍,说说最开心最难忘最成功的事,他们几乎没有一人提到自己的父母,更没有人说到自己的童年。甚至很多人说没有,想不起来。
我像是对着一潭死水或者一块石头们说话,他们的内心世界被压抑和封锁地太久太久!
究竟是什么让这一群在生命最美的季节的孩子对生命失去希望?对生活失去兴趣?对自我失去信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