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棍棒底下真的能出听话的娃吗?”

“棍棒底下真的能出听话的娃吗?”

作者: 展展与豆妈 | 来源:发表于2018-10-02 15:31 被阅读0次

国庆假期第二天,一早就带着展展去了湿地公园玩。

天气仍旧棒的不像话,我拿着我的相机不断地咔擦咔擦拍着,

这个小家伙也在“配合”地玩他自己的,但是玩着玩着,他就开始“作妖”啦。

“我要吃冰淇淋”,为了这个目的,他不惜"罢工“,看着这个鬼灵精使出的招数,我率先投降了。

转身去了公园门口的小摊点,给他买冰淇淋。

刚到小摊点,就看着女主人正一脸不耐烦的说着“别管他,这一上午了就在这里闹腾”,“回家回回回、回什么家”“看不到这里忙着呢吗?”

我当时只顾自己挑选冰淇淋,没注意到这位妈妈正在唠叨的对象是谁,心里其实也没有在意,觉得无非就是家人之间闹两句口角。

紧接着,这位妈妈说“打,今天上午打死他我也不管”。

话音将落,我就看见男主人,拿着他手里挂套圈的长竹竿子朝一个年仅10岁左右的小男孩就抽了上去,手里边抽着,嘴里边骂着“让你大早上在这里没事找事”“我打死你”,同时就听见了这个孩子嗷嗷的大哭声。

竹竿子,是平时专门用来勾套圈的,没想到,此时此刻,成为了打孩子的工具。

虽然孩子的姥姥挡了上去,但是很明显,孩子挨了好几鞭子,身上挨着痛苦,嘴里仍旧不屈不挠的喊着“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我不忍心在继续看下去,付了钱,就转身走了。

过了一小会,当展展正在吃着冰淇淋的时候,我看见小男孩的姥姥带着小男孩边走边说,“别哭了,在哭,你爸爸还得打你,打死你,姥姥也拦不住他啊”。

这个10岁多点的小男孩,虽然不在嚎啕大哭,却仍旧抽搐着自己的身体,旁边姥姥的眼神中既有心疼,又有些许的无奈。

这个景点平时我们也经常来,但是人肯定没办法和国庆节期间相比。

单看这个小家庭的全员出动以及充足的备货量,就知道这个国庆节,对于这个家庭是多么的重要。

男主人和孩子的姥爷负责套圈业务,女主人和姥姥负责卖货,全家人一个都不得闲,应付完这个、在忙那个,能看得出来,这样的节假日才是他们真心高兴的时刻。

而此时,自己家的娃却“不懂事”,明明在最忙的时刻,却还在添乱,不明事理,非要嚷着回家。

父母情绪上立马就失控了,觉得娃不听话,在这么多人面前让当父母的丢人了,此时此刻好像能够解决这个情况的唯一办法就是“打”。

他们期望通过“打”把孩子打屈服,孩子就不在念叨“回家”,不在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久而久之,成为一个他们觉得“听话”“好管”的孩子。

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孩子“屈打成招”,真的就能教育出“听话的娃吗”?

我的答案:NO。

“棍棒底下是出不来听话的孩子的”,诚然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是没有力气去反驳你,毕竟如果真的离开父母,自己是毫无藏身之地的,

此时这个“家”对于孩子来说,虽然会挨打,但是最起码还是有饭吃,有床睡的。

但是但凡他长大了,能离开这个家了,也许会义无反顾地离开这个家,

父母想继续通过棍棒,在和孩子发生联结时,发现,联不上了,此时才发现孩子已经长大,打不动了,也说不得了。

这也是为什么“棍棒底下出不了孝子”的原因了。

自从展展出生以来,我总是不自觉地观察身边已经为人父母的朋友,家人、路人等。

我总是想从他们身上学习或者了解一些如何为人父母,如何成为和孩子真心相伴的好友。

但是,很不容易,这种家长非常少数。

绝大部分家长,都在用自以为的“权威”去压制孩子,很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孩子此时此刻为什么要闹,为什么要哭”。

对于上面这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来说,说出自己的真实需求已经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了,我想他势必已经向自己的父母表明了,无非是觉得景点人太多,他不想在这里呆着了,想回家,可能回家也只是看看电视或者是找其他小朋友玩,这个需求其实是不过分的。

但是在他的父母眼里看来,这个时间点正是赚钱的好时机,一分钟都不敢耽搁,所以肯定是对孩子的需求视若无睹,甚至是加以讽刺。

虽然我站在这对父母的角度上去思考,觉得成年人为了一家生计很辛苦,很劳累,情绪上有失态是正常现象,但是通过“打孩子”就能把孩子的真实需求解决了吗?

答案很简单,还是NO.

娃的真实需求得不到满足,除了哭、闹,也找不到其他能够引起父母关注的方法了,

但是没有“眼色”的孩子也是“挨揍”最多的,因为此时的“哭、闹”反而也加剧了父母对他的厌烦,紧接着就会上升到“动手”了。

之前看过一个说法是建议在为人父母之前要考一个“父母上岗证”,虽然这是个玩笑话,但是学习一下如何才能成为更合格的父母确实是很有必要。

“年龄到了,自然就会当父母”这句话确实是个伪命题,

很多人年龄一年年的在长大,而心智却仍旧停留在小时候,外表看上去很成熟,但是内心却仍旧幼稚地如同一个小娃娃。

如果上面这对父母换一种解决方式,

当孩子说出他的真实诉求时,父母温和地说“可以回家,但是如果此时你回家,家里没有一个大人,爸爸妈妈非常担心你的安全,所以你在这里先陪我们呆一会,一会不忙了,让姥姥送你回家,姥姥回家陪你”。

或者说“爸爸妈妈这会非常忙,你可以帮助我们吗?”

我想,10多岁的娃,肯定会同意,体谅父母的,因为他是亲眼看见父母是如何辛苦地为这个家在操劳,为这个家在付出。

也许有人会说,10几岁不可能体谅吧,

这里我还想说一件上周我见到的事情,

在沙滩景点外面的街道上,有一个卖粽子的摊点,

除了女主人之外,还有一个11岁的小男孩。

我为什么会准确的知道他的年龄,因为一位同样买粽子的顾客问他,你几岁了。

他说,11岁。

这个11岁的小男孩,把竹筒粽子从筐子里拿出来,解开绳子,用小铲刀把粽子从竹筒上剥离下来,然后放在塑料袋子里,一气呵成,速度非常快,效率也很高。

而且他算钱,记人脸,也非常的准确。

这一看,就是一个经常帮父母干活,也能体谅到父母辛苦的孩子,他在尽自己所能的帮助自己的父母,他内心也知道,自己多干一点活,就能帮助妈妈减轻一点负担。

所以,10几岁出头的娃,正是心思敏感,但同时也是最最贴心的时候。

如果打孩子的父母换一种方式,这起“棍棒教育”也许就不会发生,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夫妻关系就不会箭弩拔张,一说就炸,家庭关系就会更加的和谐。

没有上来就会当“父母”的,都是在和娃的斗智斗勇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不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娃,而是仅仅比自己小二十几岁的小朋友,

既然是朋友,仅仅因为他们比我们小二十几岁,我们就要“歧视”他们吗?

我们为人父母,更应该做的是真心的尊重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的诉求,往“内”看,关系会更加和谐,生活会更加美好。

相关文章

  • “棍棒底下真的能出听话的娃吗?”

    一 国庆假期第二天,一早就带着展展去了湿地公园玩。 天气仍旧棒的不像话,我拿着我的相机不断地咔擦咔擦拍着, 这个小...

  • 棍棒底下真的能出孝子?

    开文问你一个问题:你小时候被父母打过吗? 如果你能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的年龄和我差不多,80或90这一代从小没有被...

  • 棍棒底下真的能出孝子?

    棍棒底下真的能出孝子? 老一辈认为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器。这是一个现在饱受诟病的常识,但据我观察,或轻或重,每个家...

  • “棍棒”底下真的能出孝子吗?(2)

    昨天谈到父母该不该对孩子严厉管教的问题,我的第一个观点是不应该拿家长权威简单对孩子训斥、命令,而是要“制定规则,大...

  • “棍棒”底下真的能出孝子吗?(1)

    今天带豆豆去章丘百脉泉玩了玩,中途遇到了一对父子令我印象深刻。在泉水积聚而成的某个湖泊旁边,乖巧的儿子站在栏杆前背...

  • 棍棒底下真的出孝子吗?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老话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很多家长都把它作为教育孩子的准则,然而这样一定就有用吗? 就...

  • 棍棒底下能出“真孝子”吗?

    最近,常看到类似“为什么受父母打骂越多的孩子,最后越孝顺?”之类的话题,窃非常不以为然。 中国有句...

  • 棍棒底下出孝子--真的吗?

    棍棒底下出孝子,真的吗? 中国民间有谚语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可以打吗?可以打出孝子来...

  • 棍棒底下真能出孝子吗

    很多家长都喜欢打孩子。一些家长总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犯了一点点错,就要用棍棒进行严厉的教育。 那么棍...

  • 太皮了,打一顿吧

    人们常说“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打骂试教育方式似乎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然而这样的方式真的好么?孩子不听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棍棒底下真的能出听话的娃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xa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