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钢琴教师(1983)
作者: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
获奖: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去搜索了一下迈克尔·哈内克2001年导演的同名电影《钢琴教师》,还没看完一个CUT,我就退了出来……这部电影或者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重口味。女主扭曲的母女关系、自残、性压抑、对学生畸形的爱等等,都令人乍舌。
喘了一口气,去看导演、女主于佩尔访谈。你以为是师生虐恋?大错特错!在师生虐恋的变态表象下,是女主角艾瑞卡心灵的压抑和扭曲——她年近四十,却还要和母亲住在一起,甚至睡在一张床上,因为母亲要时刻了解她、控制她,她的生活只能有钢琴。她不能恋爱、不能结婚、不能有性、甚至不能化妆。
艾瑞卡反抗了吗?当然。她会偷偷买连衣裙、也会偷偷去音像店看碟,她也会以自残的方式获得快感,会和学生谈恋爱并且领到家里来。
但艾瑞卡的反抗能让她解脱吗?很遗憾,答案是不能。艾瑞卡去看碟,可她一脸讥讽;她对于快感的理解只有痛苦和自我伤害;她的爱情是占领绝对主导权的控制,那怕是她命令他做她的主人。
艾瑞卡和克雷默尔的恋爱是一场权力的角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艾瑞卡是主人,克雷默尔是奴隶;后期则相反,艾瑞卡沦为奴隶,克雷默尔成为主人,并最终抛弃艾瑞卡。在电影最后,艾瑞卡向自己的胸前刺了一刀,然后转身回家,她无处可去。
看似是在说艾瑞卡的爱情悲剧,其实不如说是她的家庭悲剧。母亲的强权压制着艾瑞卡,她在感情上既依赖母亲,又想反抗母亲;在恋爱中,她也不自觉地想要延续这种权力模式,她想要做拥有主导权的人,就像母亲,但同时,她长期以来习惯被压抑,这又趋势她想要去做一个屈服、受虐的人。这才有了她写信给克雷默尔,让他对自己施虐——她仍然是以一个拥有主导权的人的姿态在制定游戏的规则。
克雷默尔也是在这时候意识到,这只是一场权力的游戏,所有才有了后来的角色互换和反转,因为在克雷默尔的世界里,男人是不可以被侮辱的,他代表了男权对艾瑞卡的压制。在完成了报复性的反攻后,在收回了失去的面子后,克雷默尔抛下艾瑞卡,扬长而去。
这本书是一本德语小说,原文给我的感觉就是奇谲,作者的文字是冷峻细腻的,有很多电影无法展现的细节。非常值得一读!已经有翻译过的译本了,可以搜搜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