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林忆莲找到林夕写词,她说:“我想你写出一种黄的感觉。”
林夕不太明白,就问道:“是黄昏的那种黄吗?”
林忆莲就笑着说:“有一点点,但还没到黄昏那种懒洋洋的程度。”
其实林夕给她写的词都要花不少时间,因为写起来比较费劲,每次问她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林忆莲有时也答不上来,所以每次都要经过反复修改直到改出那种让她满意的感觉。
不过这一来二去,从林忆莲的身上,林夕学会了如何一步步引导歌手。

林夕的笔名也被人们所称道。
很多人听说林夕是因为看了简体版《红楼梦》就把“梦”字拆开来当做自己的笔名,其实这是不太真实的。
刚刚入行时,林夕很喜欢填词人林振强,觉得这个“林”字非常的美,后来林夕就想不如自己就姓林吧。
后来是因为身边刚好有一本《红楼梦》,当看到了“梦”的简体字就深深喜欢上了,觉得可以这么美,于是这个原本叫梁伟文的青年,就给自己取了一个笔名:林夕。
林夕初中时期很喜欢叶芝和庞德的诗,有一次看了一本杂志介绍了一名诗人周梦蝶,此后他便一发不可收拾,找到了很多新诗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当读到这句苏轼的诗时,他便马上沦陷其中。
饱读诗书,这也为他日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作词人埋下伏笔。

创作时的林夕,身上便仿佛有了光一般。
当然,也正因为林夕,让他的每一首歌词都赋予了生命的活力。
30多年来,林夕填词创作几千首,真正让他声名雀鹤的似乎都是写的一个“男女之情”。
他自己曾说,最喜欢的作家是张爱玲。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也被张爱玲影响到了,张爱玲对人生那股怅然与悲凉,林夕也借来填到词中了。
但凡未得到,但凡是过去,总是最登对。《似是故人来》
无论热恋中失恋中,都永远记住第一戒,别要张开双眼。《相爱很难》
悲哀是真的,泪是假的,本来没因果,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百年孤寂》
忧郁似乎是这位才子与生俱来的属性,这也得以让他的词更加细腻,“轻描淡写,也伤人三分。”这是不少歌手对林夕的评价。
其实他的童年并不快乐。
他是他父亲第三个老婆所生的儿子,父亲当年得了躁郁症,动不动就在家里面发脾气,一回到家就把东西砸得到处都是。
所以原生家庭可能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林夕,或多或少让他变得敏感又细腻。
又或者,对于他来说,写词也变成了生命的另一种出口。
不过也有一段时间,他被人当做情感专家,很多人找他来倾诉心中的苦痛,可是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才觉得自己这个时候是孤独的,也没有人来安慰。
之后,林夕哭着写下了《七友》。
为了她 又再勉强去谈天论爱
又再振作去慰解他人
如难复合便尽早放开
凡事看开
又再讲 没有情人时还可自爱
忘掉或是为自己感慨
笑住说沉沦那些苦海
会有害
歌词一字一句,如诉如泣,就像是一个失恋的人唱苦情歌,还未唱便已经泪流……
已记不起我也有权利爱人
谁人曾照顾过我的感受
待我温柔 吻过我伤口
能得到的安慰是失恋者得救后很感激忠诚的狗
谁人曾介意我也不好受
既是安慰者,又是失恋者、获救者、解脱者。连押韵的韵脚,都那么的有带入感,有那么一种“年少不识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的感觉。

林夕给大大小小的歌手写过歌,但是陈奕迅应该算是特别的那一个。
陈奕迅深情又饱含故事的嗓音,恰好能够诠释林夕想要的那份体谅。
把一个人的温暖 转移到另一个的胸膛
让上次犯的错反省出梦想
每个人都是这样 享受过提心吊胆
才拒绝做爱情待罪的羔羊
这首陈奕迅的《爱情转移》,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首歌,还改编了一段:
用尽所有的梦想 去换来一次次的成长
让希望的光芒聚焦到脸庞
假如你存有希望 知道了其中感想
何必在爱情中迷失了方向
当然,本人的写词功力不及林夕万分之一,只是听了很多遍以后有感而发罢了。
如果没有人仇恨爱,为什么还总有人爱仇恨呢?
只希望林夕老师,一边要快乐,一边也要爱自由。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公众号:辰几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