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艳玲
7岁的侄儿,他的模仿力,真是出乎我的想象力。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不知最近和谁学的,一张口就是宝宝长,宝宝短的。比如,我吃到什么好吃的,赞叹不已,他也跟着说:“宝宝也喜欢吃!”。
有次,我泡了一杯茶。喝了一半,再去喝已凉透,续热水时不留神,倒满杯没法端起。于是,我低着头,弓着腰,小心翼翼地喝着溢出来的水。
侄儿看到了,他像是觉得,我在品什么美味,眼巴巴望着我,接着用大人的口气说道:“你又泡什么白菊、黄的花喝?”我看出他那份眼馋的劲儿,鼓励他说:“你要喝么?来试试。”我站直身体,到一旁。他也学我,探着身体,低头喝一口,再喝一口。回头笑嘻嘻地说:“宝宝觉得好喝!”。我笑了,心想这不就是普通的瓜片么。
我的电脑身侧摆了,一些绿色植物。其中那瓶金钱草,就是我利用,喝过的牛奶瓶当成花瓶,瓶子本身是咖啡色的,加上一株金钱草的绿色,复古又不缺生机,真正的变废为宝了。
侄儿来到我房间,立马发现了它。好奇地问了缘由。于是,他就向老妈闹着,自己也做个手工植物,老妈不依。他就扭着屁股,亦步亦趋地央求。非自己也‘生’个绿色植物不可。老妈被缠的无奈,抓了一把绿豆给他。他自己也不知在哪里找到一个玻璃杯,加水把绿豆泡上,放在厨房的窗台。
这其中有个小插曲,把我逗乐了。第二天中午,他放学回家,第一时间钻进厨房,趴在窗台上,惊呼:“吓死宝宝了,绿豆把我一杯子水,全都喝下去了。”他这高声一喊,我就跟过来,怕他是不是碰着,走进了才听清他说话的内容。
他看到我,向我啧啧称赞:“绿豆,真是牛逼、太渴了它,宝宝不得不佩服。”我伸头看看,杯子里面除了泡发的绿豆,只比平常略微大一圈外,并没发现什么异常。我突然反应过来,是不是小家伙,又在捉弄人。故意板着脸,说:“就你夸张,我才不信呢,不理你了看书去。”他见我不信,急了揪住我的裙子,不让走。一着急他说话也跟着结巴了。“姑姑,真……真的,你……要信宝宝。”
这时,老妈走进厨房,见他拉着我不放,嗔怪道:“又在闹你姑姑?还不写字去,中午练字完不成,小心你爸爸揍。”他像是没听见似的,小嘴叭叭地又把刚刚的新发现,重说一遍,说完还不忘,再强调一下,“宝宝真是觉得,绿豆真是太牛逼啦!”老妈一听也乐了,赶忙说:“水,是我早上放掉的,一直浸着还不泡臭啊。”接着老妈又告诉他一些,关于生绿豆芽的常识。他歪斜脑袋听得可认真了,在我看来,他听得是热闹而已嘛。
几天后,他的绿豆芽发出来了,他开心地向我炫耀,我由衷地说了一句:“真棒,这就是生命的奇迹啊,从豆变芽!”
没等我话落音,他已拿着新生的绿豆芽,给房里的每一个人看。转了一圈后,满足又开心的来到我房间,“姑姑送给你吧。”我很诧异的问:“为什么呀?”他笑嘻嘻地说:“姑姑没有,宝宝有就应该送给姑姑。”说完,没等我说话。他把杯子放在我书桌上,转身跑的没影儿,估计又去看动画片了。
看着这个脏兮兮的玻璃杯,我顿时觉得,要为“宝宝”的模仿力点个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