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师大教授肖川先生的教育随笔《好教育好人生》感悟
一个教书的人,而且是从事30余年教育的人,说起读书来,确实汗颜。因为读书不是很多,零零散散。有时喜欢浏览一些本土作家的散文小说,因为阅读,走进了他们。
日子总是在不咸不淡中度过,面对红尘滚滚的喧嚣,面对良知逃逸的欺骗,自己总像一个无助的乞丐,拖着疲惫的身躯漂泊。渴望寻找一方宿地,期待一个温馨的家园,慰籍孤独的心灵,安顿游荡的灵魂,冥冥之中总感觉有一种缘分在生命的高地等待。
机遇总与缘分不期而遇,而且来的突然和惊喜。那是2010年4月,我参加教体局组织的教学能手比赛,在颁奖典礼上,领导的演讲妙语连珠,思想睿智,打动了我。颁发奖品是肖川教授的《好教育好人生》。很好奇,翻阅内容,发现领导精彩的演讲,多是从这里找到出处。获此奖品,如获至宝。
多年的从教之路,在理想与理念,体制与机制的冲撞中。我像一头四处碰壁,荒野求生的孤狼,遍体鳞伤,时常舔着受伤的爪子,望着遥远熠熠闪烁的磷光。而先生的一本《好教育好人生》,似一束晨曦的霞光,透过迷茫的心房,照亮几近荒芜和枯竭的心灵。
常读先生的书抚摸自己的伤痕,先生的思想似乎点燃了我梦想,职业不在倦怠,理想开始豁亮,情感饱满起来。常常带着对教育的深度思考,以及人生的价值的考问进行了深入潜心阅读。
先生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的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参加过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体验和经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性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没有受过真正的、良好的、货真价实的教育。”好教育带来好人生,好教育给予教师尊严的获得,精神的愉悦,个人价值的体现。好教育给予学生的是秉深的学问,清明的才智,宽阔的胸怀和高贵的教养。
先生告诉我:教育的特质是立足于现实存在于理想的追求当中,教育的这一特质,要求我们的老师是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所以作为我们的教育者,要摒弃教育的功利色彩,带领学生迈向求真向善臻美的精神之旅。
先生小我一岁,我距先生千里。先生的语言犀利,思想深邃。阅读先生的文章让我情不自禁,相见恨晚。仰慕他纵横纵长阔,捭阖高远,把酒临风的旷达与洒脱。先生的《好教育好人生》承载的精神让我一生仰望。《好教育好人生》的金语良言,入眼入心入髓入行,常读先生的书,常想自己的事,常行自己的路。感谢先生,近十年来我紧紧牵着您思想的纤绳,心底坦然步履踏实的前行。
这本书,在书案枕边伴我至多年,最初的一本曾因为疏忽,丟失在出租车上,后续买过三本。每当有人喜欢这本书,便喜不自禁购书给他。曾给孩子的老师送,希望激发她教育的情怀,明确教育的目标,给于人性的光辉;给我的校长送,希望他拥有教育的眼界和境界、智慧与情怀,创建科学的教学模式,打造师生温馨的精神家园。
先生你可知道,在苍茫戈壁,在遥远的沙漠,有一个皈依你思想的弟子,常常吟诵着你的文章,秉持职业操守前行。
期待哪一天,与你相聚,在温馨弥漫的蒙古包里,吟着先生的诗行,捧着蓝色的哈达,端着马奶银杯,用阿拉善吉祥的礼仪迎接我尊贵的客人。写到这里,忽然有一个念头涌上心头:先生,此时,你在哪里?是在典雅古朴的典堂里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吗?还是幽静温馨的书房里著书呐喊?不管在哪里,捧起《好教育好人生》我就感觉心灵荡漾在博大、深邃、光明、温暖、典雅的人性的光辉中。感谢先生,感谢缘分,感恩过往的岁月,我要用你的文章照亮前行的路,我要拽着你思想的纤绳砥砺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