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A娃父母读书会第90天。继续分享Barkleyr博士的书《如何养育多动症孩子》,前面讲到在下达命令时要确保孩子在注意你,一定要与孩子有眼神交流。在下命令前减少可能分散注意力的东西。

下达命令之后另外重要的一点是:让孩子重复命令。当你不确定孩子是否已经听到或理解命令时,要求孩子重复命令是非常有效的。此外,让孩子重复命令也能够使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的孩子更有可能将任务进行到底。
让孩子重复命令跟前面的一条“自我对话”有相似功能。语言的作用十分重要,当孩子能把任务说出来的时候,语言是有自我管理功能的,比如说:我要洗澡了、我要写作业了、我要把水杯子端过来等等,是可以唤起意识心的,所以重复命令是执行的很好的方式。

重复命令在管理学中也一样重要。在管理中强调执行力,樊登在那本《可复制的领导力》中指出,员工的执行力总是和老总的管理能力联系在一起的。你有很好的管理,才有很好的执行力。员工的执行力等于领导的领导力,只有提升了领导力,才能带来员工在执行层面的高效表现。
在给华为起草《华为基本法》的包政教授在一次讲课中,向我们形象地描述了日本公司是如何向下属部署任务的。其中最有趣的部分是:"日本的大公司规定,管理者给员工部署任务时,至少要说五遍。"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遍,管理者:"渡边君,麻烦你帮我做一件 xx 事。"渡边君:"是!"转身要走。
第二遍,管理者:"别着急,回来。麻烦你重复一遍。"渡边君:"你是让我去做 xx 事对吗?这次我可以走了吗?"
第三遍,管理者:"你觉得我让你做这事的目的是什么?""你让我做这事的目的大概是咱们这次能够顺利地召开培训,这次我可以走吗?"
第四遍,管理者:"别着急,你觉得做这件事会遇到什么意外?遇到什么情况你要向我汇报,遇到什么情况你可以自己做决定?"渡边君:"这件事大概有这么几种情况......如果遇到 A 情况我向您汇报,如果遇到 B 情况我自己做决定。您看可以吗?"
最后一遍,管理者:"如果让你自己做这个事,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和建议吗?"渡边君:"如果让我自己做,可以在某个环节......"
五遍讲完,员工现在对各种突发情况、场景都有预案了,再去执行。各位,这种情况,是不是可以接近老板最初设定的效果?在一个公司里面,最大的成本是重做。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砍柴之前,耐心地磨刀是十分必要的。不要拿着钝刀子就上山,到时候不但费力,还没什么实质性收获。道理一说就知道,但是我们平日里,领导者又是怎样置任务的呢?我们来重现一下。
管理者刚说完第一遍,员工就会立即去做,免得被老板认为执行力不强。如果员工一直专注工作,没有及时给老板反馈,老板又会说:"怎么回事,有什么问题倒是跟我说啊?这么长时间都没给我消息?"如果发现工作出错了,老板会气冲冲地质问员工:"这是怎么回事?是我让你这样做的吗?你怎么做成这样?"如果员工遇到问题,向管理者请示,管理者会问:"怎么什么事都需要我来定?我雇你做什么?"如果员工真的自己做了决定,管理者又会问:"你问过我吗?这种事你都敢自己定,眼里还有我吗?"......在这种情况下,员工怎么做都是错的,他的执行力又从何而来?
大家是不是感觉非常熟悉?这就是我们最常见到的领导力。中国的老板在布置任务时喜欢说两句话,第一句是"看着办,我相信你",还有一句是"不要让我说第二遍"。这与西方管理学的要求背道而驰:他们要求说5遍,我们的老板希望自己不要说第二遍。一遍之后就要求员工理解所有的细节,甚至有一些老板更有趣,要求员工有"眼力劲儿"。什么叫"眼力劲儿"?就是眼色,其实是一种表情、神态。这么重要的任务通过一个表情能传达清楚吗?需要花多大精力才能培养出一个仅通过表情就能明白任务细节的人啊?

很多家长也都会用“眼色”来说话,就是他不说话只是盯着孩子,你问他,他就说“这还用我说吗”?如果他没有做的话,家长就会责备孩子:“怎么还需要我说呢?我说了你才能做吗?”这种问题就让孩子抓狂。为什么让孩子重复这些话,就是让任务做起来更容易。你把任务传达出去,他能清晰地收到,这件事情就变得容易,而不是引起很多歧义。你只是站在那里使劲瞪着他看,有些时候孩子也许明白了你让他做什么,但是他手里东西还很吸引人,他不想放下来、不想被打断,就会忽略你的眼神管理。那这时候家长就开始生气了,就会用情绪管理。我们经常用到的是眼神管理、情绪管理,用发脾气让孩子服从。
这么做的后果很明显,下属员工都变聪了,知道看眼色了,知道怎样才能让领导舒服,至于工作,过得去就行,没有人要求精益求精了。工作不尽如人意,最重要的原因是领导懒得把任务说第二遍,员工虽然很想把工作做好,但是他无法全部理解老板的想法,只能靠猜测,这会造成最初设定和最后结果之间的巨大差异。习惯于看眼色的员工在一些标准化管理流程中甚至会有非常不适的感觉。
曾经有一位在东风日产工作多年的朋友跟我聊天说:"别看中日合资这么多年,我们表面看起来平起平坐,但是骨子里,日本人还是把中国人当笨蛋,布置任务的时候,翻来覆去地说。说实话,我感觉他们在侮辱我的智商。"
我后来跟他解释说:"他们不是只对中国人这样,他们对日本人布置任务也是这样。这是布置任务的标准流程,对事不对人。"
但是为什么只有中国人会产生这种奇怪的愤愤的想法呢?我们习惯于被相信是聪明的,也就是”好话不说二遍”,只需要一遍就可以理解并执行。但是事实上,布置任务的时候只说一遍,我们嘴里的"了解""知道"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和知道,我们并不清楚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应该怎么办,不清楚哪些事情我们可以做主、哪些需要汇报等等。家长布置任务时,通常只说一遍。但是没有经过反复确认,一个人是不可能真正了解所面对的任务的,更不要提圆满地完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