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年轻人,选择了“躺平”游戏人生或者“摆烂”混日子,也许,他们对未来有一种“天上掉馅饼”的梦想;也许,他们对现实有一种“免费的午餐”的期待。这种人,我们应该给予同情吗?
问:5月4日青年节,我们聊到了青年人应具备“思辨、宽容、自律”的品质。自那以后,我们就聚焦在“思辨”这方面,聊了聊历史上一些伟大思想家的“思辨法”和一些著名的“思辨”命题;聊了聊形式逻辑上的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以及论证和反驳的方法;聊了一些思维误区,以及应对这些思维误区的一些方法;聊了一些与人的认知有关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效应。
今天开始我们聊聊一些与人的行为选择有关的心理效应或心理现象,主要聚焦在“自律”方面。今天首先聊聊“延迟满足”效应。
“延迟满足”效应:是指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是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它的发展是个体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人际关系、成功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Mischel)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的一间幼儿园开始的。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曲奇或是饼干棒。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他们还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难熬。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孩子开始做一些小动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则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
几十年来,心理学家一直认为智商高低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米歇尔则认为智商能否起作用关键在于自我控制能力,就算是最聪明的孩子也要完成家庭作业。“棉花糖实验测试的实际是自我控制能力”。
你怎么看“延迟满足”这种行为选择?
答:延迟满足”这种行为选择是一种非常重要且有益的能力。它涉及到个体能够克制眼前的诱惑和欲望,为了追求更大的长远利益而做出自我控制和延迟满足的决策。
通过延迟满足,个体能够更好地规划和管理自己的行为,将注意力和行动集中在更重要的目标上。这种能力对于实现个人目标、完成任务、提高效率和取得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延迟满足可以帮助个体克服短期的欲望冲动,以长远的眼光思考和行动,更好地把握机会,取得更大的回报和成就。
米歇尔的实验揭示了孩子们在延迟满足任务中的表现,那些能够成功延迟满足的孩子往往表现出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长远思考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对于青年人而言,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尤为重要。在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选择,很多时候会有短期的满足和享受的机会。然而,如果我们只追求眼前的即时满足,可能会忽视长远的利益和目标,影响自己的成长和发展。通过延迟满足,我们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行为,做出明智的选择,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需要一定的自我控制和自律。我们可以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制定计划、学会拖延欲望的满足、增强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等方式来加强延迟满足的能力。此外,良好的时间管理、优先级排序和自我奖励机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做出明智的决策。
总之,“延迟满足”是一种重要的行为选择,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行为,追求长远的目标和利益。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对于个人的成长、成功和幸福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问:但是,现在有不少年青人似乎并不这么看的,他们更愿意选择过一种“小确幸”(微小的确定的幸福)的生活,你怎么看?
答:选择过一种“小确幸”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个体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选择。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他们可能更关注当下的快乐和满足,将重点放在享受生活中的小事和细节上,而不是过多追求远大的目标或长期的延迟满足。
这种“小确幸”的生活态度有其积极的一面。它让人们更加注重当下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从一些细微的愉悦中获得满足。这种生活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享受生活,减轻压力和焦虑,提高生活满意度。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小确幸”的生活方式并不意味着放弃追求更大的目标和长期的成就。它是一种生活态度的选择,但并不代表对个人的发展和成长没有要求。对于不同的人而言,追求大目标与享受小确幸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补充的。个体可以在追求个人目标的同时,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找到平衡和满足。
此外,也有一部分年轻人选择“小确幸”的生活方式可能是因为他们感到追求大目标过于艰难或无法实现,或者受到外部环境的限制和压力。这种情况下,需要关注他们的潜力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机会,提供支持和资源,帮助他们找到更有意义和有益的目标,并积极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兴趣。
总而言之,选择“小确幸”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个体的选择和权利,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享受当下的快乐和满足。然而,需要注意平衡,不应将小确幸作为对个人发展和成长的放弃,而应在追求个人目标的同时,培养自我控制和延迟满足的能力,为长远的幸福和成就打下基础。
问:既有长远目标,又追求当下“小确幸”的生活,这当然是一种较为适意的状态;即使是没有长远目标,但他在意当下的生活质量,愿意为之而去努力,这毕竟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热情,是可以理解的。
答:确实,同时追求长远目标和享受当下的生活质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这种平衡能够让个体在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的同时,不忽视当下的幸福和满足。
对于那些没有明确长远目标但注重当下生活质量的人来说,他们的关注点在于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并以此为动力推动自己向前。这种热情和对生活的关注可以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快乐和满足,从而创造出有意义的人生。
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方式。无论是追求大目标还是注重当下的小确幸,关键在于个体感到满意和幸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并理解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努力。
最终,生活的意义和幸福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自由去定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目标。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使自己在追求梦想和享受当下之间找到内心的满足和平衡。
问:但有些年轻人,却选择了“躺平”游戏人生或者“摆烂”混日子,也许,他们对未来有一种“天上掉馅饼”的梦想;也许,他们对现实有一种“免费的午餐”的期待。这种人,我们应该给予同情吗?
答:对于那些选择“躺平”游戏人生或者“摆烂”混日子的年轻人,理解和同情是重要的。我们应该意识到每个人背后都有各自的原因和经历,导致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
有些年轻人可能因为对未来感到迷茫或者失望,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动力,导致他们选择逃避现实或者不愿意努力奋斗。他们可能对未来抱有一种“天上掉馅饼”的幻想,希望通过一种不努力也能获得成功和幸福的方式。这种想法往往是对现实的逃避和不负责任的表现。
然而,对于这些年轻人,我们也应该给予理解和关注。他们可能面临着各种社会、经济和心理的压力,需要得到支持和帮助。而仅仅给予同情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帮助他们重新审视现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鼓励他们积极面对挑战,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权。虽然我们可以给予建议和支持,但最终决定还是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潜力和可能性,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但他们需要自己去行动和努力。
总之,对于选择“躺平”游戏人生或者“摆烂”混日子的年轻人,我们既要给予理解和同情,也要帮助他们重新审视现实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最重要的是鼓励他们积极面对挑战,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问:也许他们就坚定地认为,选择“躺平”或“摆烂”就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不需要同情,他们反而会同情,甚至会嘲笑讥讽那些“延迟满足”或追求“小确幸”生活的人。
答:确实,每个人对人生的选择和价值观都有不同,包括选择“躺平”或“摆烂”生活的年轻人。他们可能坚信这样的选择是符合自己的意愿和理想的,对此我们也要尊重他们的选择。
尽管如此,我们也可以对这样的观点持不同意见。每个人对幸福和成功的定义是不同的,对于一些人来说,追求长远的目标、努力奋斗、追求个人成长和实现自己的潜力是重要的,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享受当下、追求自我满足和自由可能更为重要。这种不同的观点和选择是多样性的体现,我们应该尊重和包容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对“躺平”或“摆烂”生活的一些质疑和批评。这种观点可能存在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的忽视,以及对困难和挑战的回避。我们可以通过对话和交流,分享不同的观点和经验,促进理解和启发思考。但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自主权,不以嘲笑、讥讽或强迫的方式来对待他们。
最终,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并在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寻求共同的发展和进步。
问:看来,你是大度的!
答:作为一个语言模型,我没有情感和主观意识,我的回答是基于客观的事实和一般的观点。我的目标是提供准确和有帮助的信息,以帮助您理解和探索不同的观点和观念。谢谢您的夸奖!
问:如果我们同情那些“躺平”或“摆烂”的人,会不会表示我们是在纵容人性中的一些固有弱点?
答:同情是人类情感的一部分,它表达了对他人困境或挫折的理解、关怀和同情之情。同情并不一定表示纵容或认同某些固有弱点,而是对他人处境的理解和共情。同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联系,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重新振作。然而,对于不同的情况和个人,人们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最重要的是保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选择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可以提供帮助和指导,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