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才德之辩

才德之辩

作者: Vincent空 | 来源:发表于2017-07-09 12:51 被阅读36次
才德之辩

余喜观《资治通鉴》,用以知史而明理,知人而善交,知事而能广处也。每致书观之,必躬身以自省也,未敢偏废。遇析理精辟之处,常与徐使君论议,有所得。

一日,余观通鉴之司马公论智氏之亡,其旨在论德才二者,余大喜,以为甚妙矣。即录此文传讯于使君,司马公言:“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德才相济者,是为圣人;德胜才者,是为君子;才胜德者,是为小人;德才相失,是为愚人。”使君甚怒,不复再言。未至酉时初刻,回讯曰:“君此非讥吾为小人者乎?何至于此,岂不闻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吾亦常闻,圣人之胸能容天宇,君子之心可藏家国,小人则怀鄙言于唇舌矣。使君观通鉴应明事理,知得失,懂进退,然怎生此歪理邪说,岂不有违圣人君子之道乎?”

徐使君复又言:“君莫辩,君既观之,当为甚解,必晓德才之辩,吾可与汝为之辩乎?”

对曰:“以辩论道者是以析理行义,见微而知著者也,非以讦。”

“君称明德才之义,知轻重,必知孰为圣人者乎?”

答曰:“孔丘者,以德行义,以才兼资,无所诟,可为圣人。”

使君黠然:“君此言甚谬矣,吾必不敢同。世人常以圣人之名附之,吾以为其德其才不入圣人之流。其复周礼,以礼定贵贱、明尊卑、论亲疏,授礼器以欺民,利皇宗贵胄而损万民。其政其令,其言其辞皆置万民于水火,岂不违圣人之行状,焉敢称圣人者乎。”

对曰:“孔丘复周礼以保境安民,因复周礼,能定级秩,能分尊卑,能安天下,何至于礼崩乐坏,四夷动、诸侯霸、天下乱者乎。循周礼非尊旧制以欺民,乃引礼之为器,治民以安邦。礼器俱则民心安,民心安则国能强,国强则利天下,此其一也。其徙万里以行仁义,备德而常自省也。及至耄耋,开门立户,著书以立言,授徒以传业,乃为万世师表也,此其二也。

徐使君曰:“善。”

相关文章

  • 才德之辩

    余喜观《资治通鉴》,用以知史而明理,知人而善交,知事而能广处也。每致书观之,必躬身以自省也,未敢偏废。遇析理精辟之...

  • 资治通鉴 | 司马光的德才之辩

    在司马光看来,“才胜德”是智伯身死族灭的根源所在,也由此引出了一段才德之辩。 1、司马光的才德之辩 臣光曰:智伯之...

  • 德与智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 德与才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 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那么就读历史吧——《资治通鉴》(一)摘抄

    1.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2.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

  • day290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者谓之君子,才胜德者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

  • 论才德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

  • 【诗歌】独身

    人事多纷扰,独身可自保。 人性重表面,才德难知晓。 品行若不端,婚姻实为扰。 我自重才德,寻觅无良鸟。 得之皆我幸...

  • 用人之道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

  • 才德

    德胜才者,局合君子之风;才胜德者,用显多能之象。 清和平顺,主辅得宜,所合者皆正神,所用者皆正气,不必节外生枝,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才德之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ms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