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篇(5-8章)

作者: b9f4f300f5af | 来源:发表于2018-06-12 09:46 被阅读42次

    第五章: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在孔子心目中,孝应受礼的规范。父母生前,应按礼的规定侍奉他们;父母死后,应该按照礼的规定来安葬和祭祀。“礼”就是儒家立身处事的行为规范。

    第六章: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孔子认为,对父母的孝就是牵挂他们的身体健康,为他们生病而发愁。也有人解作父母担心孩子的身体,说明孩子是孝顺的。父母子女之爱是相互的,你尽心尽意为父母的饮食起居,身体健康着想,父母感受到你的关爱,更为你的家庭事业身体而担心。“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一方面是不能远离父母,应好好照顾父母。另一方面,也有不让父母担心的意思。

    第七章: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供养父母,是为人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孔子把层次提高了,他认为孝顺父母不能停留在养的角度,更应该敬,也就是外在表现上符合礼的要求,内心上需要恭敬。如果养而不敬,与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可谓振聋发聩。对父母的恭敬应体现在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尊重他们的观点意见,宽容他们的缺点甚至错误。父母的生活习惯是几十年来养成的,和儿女的生活习惯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甚至冲突,在这种情况之下,只要是无碍于身心健康的,都应尊重体谅父母,改变自己。如果这些习惯于身心健康有害,则用适当的方式劝告,使其能够接受并改变。有语云:老还小。多陪陪,多哄哄,很多问题不费力就可以解决的。父母的观点意见,是他们几十年知识经验的汇总,大多经过时间的检验,对我们的立身处事有重要指导作用。一定要尊重他们的意见,我们就能少走弯路。内心满怀恭敬,自会合理取舍。人无完人,何况父母?对待他们的缺点甚至错误应有一颗宽容的心。用心去改变,不急于求成,以爱和尊重为主,自会融化一切不和谐,让家庭幸福美满。不能因一时的情绪就忘记自己从哪里来,含恨于心,形之于外。容色不周,言语不慎,甚至还要求在父母和爱人中间二选一,不亦悲乎?既不合人伦之礼,也有损修养之身,更无益家庭之和,为人如此,不亦惑乎?

    第八章: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上章讨论过对父母恭敬于内,遵礼于外。容色发之于内而形于外,其敬一也,其色一也。圣人之所以认为“色难”,是因普通人难于保持心一,更不用说色一。于我等而言,修养自身,迫在眉睫。色形于外,父母必觉,家庭不和,盖从此始?由此便知内外一致的重要性,切切!如果容貌不恭敬,即使行为上有礼,“服其劳”,“先生馔”,于事何补?内心的恭敬大于一切,我等切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政篇(5-8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nk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