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真想了五六分钟,觉得小目标自己做的最好的要数学生时代学英语。
高二分科后想好好学习,发现英语很差。那时内敛害羞,不善言辞,也不咋和人说话交往。整天像个被遗忘在角落的人,庆幸的是我一旦意识到自己的菜,就开始默默发力。
首先课堂是主阵地,我改变了自己懒散和时不时迷糊的毛病,上课专注听讲,用心记笔记。
记得那时,有不少听不懂,但为了不欠更多的账,不管会不会,只要是老师讲的,尤其板书,我都全部记下来,并用红笔对重点和不会的做标记,课下想办法解决。
坚持时间长了,发现好多知识点老师在重复讲,或者类似相近,发现能听懂的慢慢变多了,做题也有了些进步。
当时不懂,如今回顾,明白两点:
做成事首先要坚持付出,首先得认真做半年再对自己下结论,行还是不行。
很多人做三五天一个月,有的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从没好好投入干过,就给自己负面宣判,说自己就不是干啥的料。这其实不公道。
成事难在坚持,也贵在坚持。
马云说,只有放弃才是真正的失败。马云当初第一个创业在杭州办海博翻译社时一直亏损了三年才开始盈利,而当初和他合作的人都在半年内先后撤资离开。当海博翻译社最后成为杭州数一数二的翻译机构时,它的核心精神就是不放弃。
成事第二点是在坚持的过程中需要正面的反馈。很多坚持不下去的人就是因为缺这个。
反馈有外界反馈,比如老师的表扬,成绩的提高,同学的认可等等;也有内部自我的反馈,尤其在刚开始的几个月,别人还看不到你的进步时更需要自己积极正面的反馈。如果做啥都得到负面反馈,谁能坚持得下去啊。
但自我反馈需要降低过高的期待,要看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可以说正面积极的反馈才是坚持下去的动力。
比如我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发现老师又在讲某个知识点,发现自己会的越来越多,发现自己答案即使错了,也不是完全瞎蒙,而是可以排除50%,只需要再能进一步,就能拿到正确答案了。
做错了还能从中寻找值得认可的地方,正面反馈鼓励自己,学会这点很重要。
第二:制定三课相连,滚动复习的方法,对知识进行系统复习与巩固。
很多同学也能做到上一步,但效果最终还是不好,为什么呢? 因为你没把这存储到脑盘。
相当多同学记笔记认真细致,可记完很少看,最大可能是考试前随机翻翻,做不到系统复习与巩固,没把知识体系建立起来并储存到脑盘。
为解决这问题,自己笨想创造了三课联动复习法。老师讲15课,我跟上老师的节奏,同时对14课进行复习巩固。14课复习完后就对16课进行提前预习,这样减轻自己课堂的负担也加强了学习的针对性,上课会更注意老师怎么讲自己不会的。
就这样以此类推循环往复,自己的基本功就慢慢扎实起来。
第三:勇敢向老师同学提问,解决不会的卡点。
因为基础差,哪怕认真听也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总有不会的,彼时的我拘谨羞涩,讷讷,默默,哪敢问老师问题,除非被老师提溜起来提问。
鼓起勇气很多次都没张开口。终于有个早读,朱老师走进来在教室巡视,当他经过时,我站了起来,用蚊子一样的声音怯怯的问,结果老师第一句就:这简单你都不会?!
老师讲完走了,我不知道自己会了没,只有那句这简单你都不会在耳边心上不断回响,震的我头晕心痛。怎么办?还问不问?再被嘲笑怎么办?
唉,说这,我不得不夸夸自己,在难过伤心好久后,我最终还是客观认识了这个问题:自己就是菜,还不想人家说,这是自己的问题,自己的问题就自己扛。
再不问,以后肯定得堆积更多的问题,那时可真就是自己害自己了。想明白之后,我开始坚持向老师请教,为了不高频刺激老师,我也常常向同学请教。
那时的小心脏没少受折磨。又担心问的简单人家不屑,又担心耽搁人家学习,又怕自己被人嘲笑。但好在我确实豁出去了,犹犹豫豫后总还是一次次迈出了求教的步伐。
今天明白这叫自我消耗,很伤学习元气。今天很多的人都特别在意,都想解决自己的内耗问题,这是进步。
但我也想说,有些情绪能量的消耗也正常,学霸也有自我消耗,只是学霸自我消耗远远低于平常人。
学霸为什么能做到这点呢?经我调研,学霸靠的是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而没习惯的学草们,随意性太强,时不时就得自我消耗做重新启动。启动不久又熄火了,就这样,一步步拉开了成绩和人生的距离。
而我在自我消耗的磨难下大多选择了勇敢向前跨出一步,也许就在于我一直在心底没有放弃自己,坚定的认为自己只要努力,肯定还可以。
而我请教的坚持也带来了戏剧化的转变,后来朱老师一进教室,便直接向我走来,我也慢慢大胆起来,开始不管是啥,只要不会,就问老师。
老师说:除了成绩好的同学,老师还喜欢一种同学,就是不甘心一直坚持努力的同学。
第四:阅读拓展,开阔眼界,大大助益自己的阅读理解与作文。
后来,我成绩越来越好,老师推荐我订报纸,把自己订的杂志给我看,我也做了很多笔记,而且到后来,自己已深深喜欢上看英文报纸,看上面的配图,看外面辽阔的世界,看老外那迥然不同国人的很多言行与思维。
那时候,我还不能体味这叫文化。懂得外国人的文化与思维很重要,用国人的思维去解读外国人就难免有错,毕竟这区别还是很大的。
今天,我明白英语和汽车一样,是非常得力实用的工具。
不,英语远比汽车厉害多了,英语是一扇窗,让你可以瞭望了解外面的世界。英语也是一条路,可以把你带向更遥远更多的地方,让自己更好的成长,更好的成为那个想要的自我。
谢谢你的提问,让我对自己的人生做了一个小小的回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