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觉得自己也有一些社恐的。我喜欢一两个朋友,最多不要超过四个人的聚会。一对一的交流往往更容易走入内心深一些的分享和探讨,三个人的时候偶尔可以聊些更走心的话题,但是还要看每个人当天的状态。
很多人的聚会我也参加过,什么感觉呢?无所适从,故作镇定,感觉时间过的慢,话题聊不透也不愿意过快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多半就是一个倾听者或回避者。很多时候都希望时间过的快一点,很想逃走。尤其是,实在难受的时候又不知道如何开口说提前离场,感觉挺尴尬的,所以,体验过几次这样的尴尬,自己也努力融合却以疲惫告终后,我早就开始主动隔离一些聚会,北京一河之隔后,社交活动大幅度的降低,我觉得还挺适合自己的生活模式的。
作为一个喜欢创作的人,我实觉过多的社交活动无益于创作,我愿意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安静的思考。不社交不代表没有知心的朋友,一般来说,真正可以理解你的性格以及工作性质的人往往对我的生活模式是给予理解、肯定和鼓励的。
我听到过一些声音,他们很鼓励多出去接触、多社交,我想社交并不是坏事,大家可以共享、交流想法,但是这个社交的质量就尤为关键,如果是有一个积极的目标,探讨和学习的心态,或者是真诚的彼此疏解内心的压力,那么我觉得是不错的。
我为克服社恐做的最大的努力就是思考自己的位置和想要的生活,如果你觉得三五好友,安静悠闲的简单日子便可以满足需求,那么又何必要那么多攀缘的聚会呢?没有那么多让你社恐的场合,你也可以拒绝一些社交活动,那么恐慌自然就少了。当有一天,你的内心就是对出去聚会、社交升起强大兴趣的时候,那又怎么会恐慌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