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会遇见很多人,朋友、同事、陌生人,会跟不同人说不同的话题,解决不同的问题,但是我们每天写东西的时候为何不能像吃饭、说话、走路、思考问题等一样不假思索地下笔如神呢?
让我们来对比一下它们之间的差别(大约估算,有些是相互穿插):
说话:每天大约见20个人,0.5分钟打招呼结束的约15人,5分钟交流的3个人,15分钟的1个人,30分钟的1个人,共计:70分钟。
吃饭:3次,早餐20分钟,午餐25分钟,晚饭20分钟,共计65分钟。
走路:5000-10000步,大约3-6公里,共计30~70分钟,平均60分钟。
思考问题:每天1个问题,30~90分钟甚至更长,平均60分钟。
阅读:文章5~10篇,文字500~50000字,5~60分钟,平均45分钟。
写作:每天1次,字数100-800字,15~50分钟,平均30分钟。
学习:10~30分钟,平均20分钟。
这么来说,我们可以得出用时排序:说话>吃饭>走路>思考>阅读>写作>学习。
我们说了几十年话了,尚不能成为说话或者沟通的高手,我们有怎么能期望每天花30分钟且根本没有坚持多少天的写作马上变成一个如同说话般随意自如的技能呢?
那么我们该怎么快速改变和提高呢?举个简单的经济学例子:本金+复利+时间。
本金:相当于每天写作的输出量,即每天的写作量。例如篇幅字数、多篇小文。
复利:写作知识增多、技能加强、方法套路改进等,例如阅读写作相关书籍及文章、温故知新、方法论及创新。
时间:坚持得久一点,这个只有一条路,这个是要克服人性,需要找到兴奋点和持续性刺激。
《一万小时理论》从统计学角度告诉我们时间的积累是必须的,《刻意练习》告诉我们有意识地提高和改进能够大幅缩短成为某一领域专家的时间,这个属于复利效应。
个人愚见,自己写写自己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