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杂草丛生,导航仍指示是“灵山中路”,看着仪表盘上只有一个红色的格子,吕佳内心有些担心:在这个偌大的城市,这个地方是第一次来,也第一次知道在这个一线城市寸土寸金繁华的后面竟也有着这么“不修边幅”的所在。迈过这片杂草就是车来车往的六车道。
就像张爱玲说的,生活就是爬满虱子的旗袍,城市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衍生出各类需求,就如今天,几年前吕佳不会想到自己会像夏天烈日下口渴的狗一样寻找水源。
吕佳突然间好想笑,自己怎么会是狗呢?自己是强大到无所不能的妈妈,孩子还等着接呢。
掉头回来右转,看着前面有几辆电瓶车,吕佳决定跟着先走出去,尽管导航也在卖力的指示:“向前到达灵山中路!”
行了五百米,蓝色的牌子映入眼帘:“灵山中路”。吕佳几乎口吐芬芳,自己原来在刚才充电站的对面,自己绕着充电站转了一个大圈圈。
哑然无语!
导航仍不遗余力的指示吕佳怎么前往刚才定位的充电站。吕佳决定还是前往那个充电站,尽管电量仍然是一个红色格子。
“大不了叫道路救援!”吕佳似乎执拗起来。
按照第一次出发拐弯的相反方向,吕佳继续前行。温度是三十七度,吕佳的内心是坚定的,这个充电桩坏了,自己总要找个“备胎”,以防以后有类似的情况。
左拐右拐再左拐,充电站的指示牌闪现在眼前。吕佳轻笑:“小样的,还以为找不到你!”
等进入电站,失望漫遍了全身。电站里竟只有几个快充桩,看到当值的师傅吕佳问道:“师傅,这里的慢充呢?手机上显示有三个。”
“这里没有慢充,都是快充!”师傅摆手。
吕佳迅速决定回到原来的充电站,并给那位占用唯一可用电桩的防疫工作者打了电话,希望他下午取车的时候给自己打个电话,自己赶来充电。
对面很爽快的答应了,吕佳原路返回,路上看了下时间,绕来绕去竟然用去了一个小时。
停好车,接女儿还有两个小时,吕佳租扫了辆共享单车骑回家。
下午一点,吕佳接到了电话:“我车子充好了,你来吧!”吕佳十分感谢那位车主,温暖善良,能在防疫期间做出贡献的人肯定内心纯良。
终于,车子像久饿的难民“咔嚓”一声开始充电,吕佳内心也安稳了。
尽管接下来还要在麻烦共享单车,吕佳还是很开心。
回家的路上,吕佳突然笑了,这次充电旅行好像谈恋爱啊。
本来想找个“备胎”,被外表迷惑的一往无前,以为捡到了“大宝”。准备转正才发现,“备胎”原来徒有其表,很有可能是个“草包”。
“哈哈哈!”吕佳笑出了声,引来路人侧目。吕佳还是检讨了自己的行为,并给自己立了两个规矩:
(一)每次导航前出发前先把整体路线看一遍
(二)每次车子余三十电量的时候立马送充
吕佳可不想再来一次这样的“充电”旅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