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作个不絮叨的妈......

作个不絮叨的妈......

作者: 心悦晨读 | 来源:发表于2018-05-18 23:05 被阅读0次

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 突然打电话过来, 听筒那边有些疲惫似的,朋友不定期禅修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听筒中的声音多少和我印象中禅修人的样子有些出入。

朋友谦虚地说,想和我请教如何和青春期的小男生相处,不觉间她那机灵又修长的儿子也进入青春期了,我脑补着那孩子长大些的样子,又不自觉地打开对自家娃青春期时的记忆。时光匆匆,如今我家娃已经离开家去上大学了,但我并不觉得自己有能力给她建议,在陪孩子长大的过程, 我是既有遗憾、愧疚也有欣喜和满足,但就是不敢说有经验。

朋友聊到她担心孩子的地方无非就是孩子玩游戏的时间长了, 报了课外班但也不会花更多时间好好深入,有时她稍稍说多些,孩子就会赌气说,那以后就不用报那个班了!她担心自己和孩子的沟通, 她也担心孩子的一些习惯会不会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

我突然有了底气,很肯定地回复她,不用担心, 每个孩子都像是带着成长纠正器,你今天担心他的学习, 他的习惯,他的能力,但等过了这段时间, 你再回头看, 你会发现那些担心都挺多余的,他长成的样子还是会让你觉得很满足的。

但朋友当然不会因为我这些自我感觉良好的言语就踏实了, 她悠悠地问,要怎么跟青春期的男孩子交流呢? 她每次小心翼翼的开口,但总是被儿子的不耐烦打断,她也担心孩子会不会对她产生怨恨。朋友本就是一个有很多想法的人, 有时也有些强势,但面对儿子,朋友觉得自己的想法都表达不出来, 也不敢随便强势。我听着朋友的委屈,突然觉得好熟悉的样子:我们俩似乎都本着尊重孩子的原则,尽量很少直接批评孩子,而是采用提问诱导的方式,想引发孩子思考,但并不是所有提问诱导的方式都可以让孩子有思考的冲动, 孩子只会思考他们感兴趣的在他们看来可以算问题的问题,如果他们不觉得有问题,更不觉得有要思考的意义,那我们问得越多,他们会越烦躁。 静静地听过朋友地委屈和迷茫后, 我捋顺下思绪,组织下言语,我听朋友讲,好像就是在旁观昔日自己和孩子一起的岁月,问题出在哪里了? 很简单,因为我们说得太多了, 太拐弯抹角了, 太想掩盖自己真实想法了,又太渴望孩子能感受到我们的想法,是不是太矛盾了?我们应该学着有话直说,只是直说时不能随便带出情绪,情绪可以用语言直接告诉孩子, 不是通过提高声调,不是通过用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就简短告诉孩子或者建议孩子怎么做就好;

“权威需要简短,少说更有效”! -----《孩子请把你的手给我》

其实真的要相信孩子,孩子作为一个人是足够皮实的,我们不用向呵护温室中娇贵兰花一样去呵护他们,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也应该好好做回我们自己,用轻松,自如的方式和孩子相处,也让他们从中学着了解也理解我们的情绪和感受。

现在感觉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家长好像总是比孩子成长慢半拍一拍的,我们当然也会反省我们的行为和处理方式,也在学习和孩子相处,但在我们刚刚熟悉了孩子的某种模式,知道如何能比较顺畅应对时,孩子又长大了,模式又发生变化了,曾经貌似有效的方式,其实已经成了孩子耳朵里无意义的絮叨了。在孩子眼里家长的博学总是很短暂的, 如果我们也的确无法让自己变得更博学而有趣,那至少应该保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些小小的爱好,在孩子眼里是个有所追求也上进的人。

朋友当然没有这方面的抱怨, 但其实如果我们有更多对自我的要求, 可能就不会那么一心一意地关注孩子, 放大他暂时毛病,进行过多说教了吧。 

我很喜欢《缘缘堂随笔》中丰子恺笔下的李叔同,那个在学校教孩子们音乐和美术的老师,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地位比教主课的老师要高多了, 因为李先生的人格和学问统治了孩子们的情绪,折服了他们的心,他从来不骂人,不责备人,态度谦恭,但孩子们却都真心害怕他,学习他,崇拜他,他的仪表,风骨都让孩子们着迷似的,如果有同学有些不合适的行为,李先生的反应是不当众批评,但要很直接而简短地告诉学生怎么做更好,比如说下课后把某学生留一下,严肃而和气地和某同学说“下次上课不要看别的书”,或者“下次不要把痰吐在地上”,甚至有同学在课堂上放屁了, 李先生在下课时也会用轻而严肃的声音提醒大家“以后放屁到门外去, 不要放在室内”....... 

我们当然比李叔同先生的修养和学识还差得很远,但这也说明我们可提升的空间实在太广阔了;而且该严肃的时候严肃, 但要尽量做到更多地和气对待孩子,我还记得我的娃上小学前的一次对我的“数落”, 他说:妈妈,你应该像李老师那样, 她从来都不会大声和我们说话,更不会对我们生气! 我当时瞬间就没脾气了,语气也缓和了很多,其实孩子们都是行家,我们在他们面前要放下身段,变得柔软而和缓些,这也是给自己空间,也是保存自己的“良好形象”呀!

我有时也蛮庆幸,孩子离开家之前,还是会偶尔邀请我和他打打游戏,或者有时候教我打打游戏,有时拿些数学题给我做,我当时并不觉得陪他做题是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先不说那些公式我早都将其移除出大脑内存了,单他就这做题的爱好就让我好担心: 这以后怎么哄女孩子呢? 哪个女孩子会喜欢一个动不动就和自己一起做题玩的男生呢?但现在想喜欢做题怎么了,难道只有会讲故事才高级?打游戏怎么了,难道去背英语才是正经? 不喜欢红楼梦能有啥毛病,教育部没把金庸的书列入课外必读书目,难道就要要求孩子降低阅读那些有趣江湖故事的优先级吗?能有机会了解他的想法,思路,爱好多好,我们一方面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一方面又那么不屑他们每日的小事物。 

其实在陪孩子长大的过程中, 我们既着急也缓慢:我们着急我家孩子和人家家孩子的差距还挺明显呢;我们缓慢,我们既不能很好地在孩子小的时候放低身段,也不能很好地在孩子长大的时候跟上他的理解和见识,我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也许就那么一成不变地,固执地坚持着我们的标准,难道我们真的不能和孩子一起成长吗?

和朋友就那么慢慢闲聊,能一点点感觉她放松了,我知道她倾诉过后、倾听过后也找到了要努力的方向了,而我也在这段聊天中,明了了自己的问题,虽然我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而我没有能把最好的感悟在孩子童年时带给他,这自然是一种遗憾,但每天能明白些道理,每天能有所领悟,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成长,毕竟和孩子、和年轻人相处的日子还长着呢!

做个不絮叨的妈妈也是我的一种终身追求!

相关文章

  • 作个不絮叨的妈......

    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 突然打电话过来, 听筒那边有些疲惫似的,朋友不定期禅修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听筒中的声音多少和我...

  • 絮叨絮叨不憋屈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四顾茫然..... 母亲离开我已经三十五载有余,而今又失去了老父亲,无...

  • 想妈了就吃它,家乡的卤面。

    有时候莫名其妙的想妈,想家,有妈的家。 就算是打电话跟妈聊半天,随便絮叨絮叨,也还是会想她在身边多好,啥也丢给她,...

  • 舍弃2018-06-30

    我是一个念旧又无趣的人,朋友就遭殃了,偶尔会收到我寄的明信片或者手信,字也不漂亮,内容也不风雅,絮叨絮叨我...

  • 《木兮天堂》第十三章 如果爱情必须有矛盾,请让我抱着你入眠!

    文/一句情话去旅行 -1- “嗯…嗯嗯…我知道,妈………” 张子豪端坐在沙发上,认真地聆听着电话那头母亲的絮叨,不...

  • 每天开心

    文/海豚天使 每天都要保持开心,每天保持絮絮叨叨, 让自己在繁琐的人生中,经历着每天的宁静。 女人喜欢作,让自己不...

  • 小鸟归巢

    军训一周的小鸟,今天终于归巢了。 归巢后,一直缠绕在鸟妈的身边,絮絮叨叨个不停。妈去买菜,她跟着...

  • 不花钱哪来时尚,不花钱哪来漂亮?

    孙俪在《辣妈正传》中的饰演一位时尚辣妈,她不围着锅台转、不围着老公转、不围着孩子转,正如孙俪所说:“作女的世界很精...

  • 爱就是 握着你的小脚丫入睡

    作为一个围着孩子转的全职妈妈,我能絮叨的就是我家妞妞大王。 妞妞大王在我这个妈眼里当然必须是个乖宝...

  • 维熙维熙(二)

    一路疾驰到家,进门就见老杨坐在床头,低头在絮絮叨叨的说什么,“妈怎么回事?昨天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发烧了?”她冷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作个不絮叨的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pn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