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一带有句俗语:逢人减岁,遇物加钱。
记得当初第一回听到,很是不解:为什么要减岁呢,莫非是命里有类似“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疙結什么的?而“遇物加钱”更是荒谬绝伦:买东西时,不仅不讨价还价,反倒加给对方?
后来呢自然弄明白了:
“逢人减岁,遇物加钱”——用明白话来说——就是逢人说好话。好话人人爱听,就看你怎么说了,如果说到别人心坎上,即便明知道是假的,对方也愿意听。
“逢人减岁”简单说就是,当看到一个看上去六十岁的老人时,然后对对方说,老丈,你今年五十几呀?老人便嘴角泛着笑意答:哪里还五十几,我今年六十多了,老咧。你又说,哎,看不出看不出,你满身的精神气儿,哪里有六十几的样子呀,明明就是五十岁模样么。老人听了心里美滋滋甜蜜蜜,很是快活,明知道这是别人故意在取悦他,也高兴呀,所以肯定也愿意和你多说几句话,这就是逢人减岁。
当然喽,逢人减岁也得分对象,不能太过分,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你硬说他是二十几岁的小伙子,这就是不是在取悦他了,而是在骂他,会让人不高兴的。逢人减岁不能太明显,有的时候直白地说年纪,别人可能还会有点敏感。
此“减法”可以灵活变动,比如问你们家孩子多大了,如果别人说,我孩子成年了。你可以说,看不出看不出,你家孩子都这么大。这其实也是一种委婉的逢人减岁,但是他更加隐晦一些,听的人也更加心里舒服。
遇物加钱就是另一种恭维话了,特别是针对女性,她买了一件100元的衣服,然后拿给你看。你要装模作样的检查一下,然后说,这件衣服怎么也得要个四五百元钱吧。这个时候,听的人就会心里极度舒适,因为她就会觉得自己捡到了一个大便宜。
其实这件衣服可能就值100元,但是不同的话说出来,会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遇物加钱多用在女性身上,实际上每个女性都会有一点虚荣心,表现的程度不一样而已。
对男生来说,遇物加钱用得好,丈母娘都可以轻松搞定,如果再配上逢人减岁,把老丈人再忽悠得云里雾里,那这个新郎官就指日可待了。而那种动辄就把大实话挂在嘴边的年轻小伙子,别说结婚了,恐怕你连丈母娘这一关都过不去。
不是你的礼物贵重就可以打动丈母娘的,也不是你说两句恭维的话就可以的。你得学会如何一句话出口,既包括了恭维,同时又不脱离实际,这很是值得深究的。往往有些小伙子什么也不懂,开口就乱说,实话倒是实话,听起来让人心里觉得别扭。
说了这么多,其实这两句俗语的意思就是告诉大家,说话是一门艺术,见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话。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必须学会察言观色,不能把一个标准套在所有人身上。
待人之道,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其实人心是最复杂的,如果通过一句话去打动人心,这是需要长期磨练的。我们的老祖先可以说在这个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所以才会告诉我们如何“逢人减岁,遇物加钱”。
简单的两句俗语,背后是深刻的人生哲理,多听听,多看看,多思考,对于现代年轻人在职场的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老家处在一个近万人的大镇子上,比周边村落的发展要好得多。你说从结果跟上述的那个谚语没关系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