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场让我印象深刻的音乐会--曲艺音乐鼓曲专场演出。
老舍茶馆鼓曲专场演出的曲种十分丰富,主要以北方代表曲种为主,并由专业的北京曲艺团的老师们亲历现场表演。
我依稀记得,这是我观看的第一场鼓曲专场演出,所以相关的一切都让我兴趣十足。老舍茶馆的装修风格让我眼前一亮,别有雅致,它的装潢古香古色,是典型的茶文化与艺术相结合的中式茶馆,鼓曲专场的座位是连排并座,每两张高背椅子间有一茶几专放茶水点心。
在场的观众以耄耋花甲年纪的老人为主,都是鼓曲专场的常客,他们聊鼓曲、聊演员、聊年轻时自己与曲艺结缘的趣事,每个人都是感慨和想法颇多,这股子爱曲艺的热忱已经延展到了骨子里,进入了生命里,他们对鼓曲的执着,每周坚持来到茶馆享受着自己的热爱,这样极致的精神是让我颇为感动的,也是我在别的音乐会中不曾感受过的。
本场演出共有五个曲种和相关书目的演出,包括梅花大鼓常设经典书目《林黛玉葬花》,北京琴书《智闯宣武门》,骆派京韵大鼓《子期听琴》,河南坠子《借髢髢》,西河大鼓新创作品《华神医探谭寻药》。文本内容多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学或历史故事为主。
整场演出听下来看下来我最大的感受是听觉和视觉荣归故里,我想这是一种归属感,听过太多的欧洲音乐的作品,只觉得远远的在欣赏,叹为观止,发自内心的距离感、陌生感依旧是挥之不去。第一次听鼓曲却尤然心生出强烈的音乐归属感,这样优秀的中国传统音乐怎么会在现代没落甚至遭到本国人的嫌弃呢,我们每一个人都该思考原因。在这场演出中我看到的是现场的火热,中国传统音乐的大放光彩,观众与演员的互动,彼此成就、演听相长的过程,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关怀的体现,这种具有“人情味”的关怀使我泡入其中。当我泡入曲艺音乐的氛围时,我感受到的是我与母语文化的迅速联结,建立了亲切感,它融入了我的生活,成为我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我找到了属于我的文化归属感,这也正是我的文化自信树立的源泉。
感谢这场音乐会,让我与曲艺音乐始于“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