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生育的话题,每一个年代都有特定的主题。
二三十年代的人关心男孩还是女孩,四五十年代的人纠结享受政策只生一个还是冒险高价再生一个,七八十年代的人改变更为彻底,讨论生还是不生。
不知这是生育自主权观念的进步,还是当下不安的现实写照?
好多事情都是这样,总想等到条件俱足,其实永远都差一样。
我只知道十年前自己不敢生是对当下生活的不满足,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
在没有强大物质条件时不敢生,不甘心自己的孩子生活教育都差人一等;在没有成熟心智状态时不敢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背负太多家庭的原罪;在工作一事无成时不敢生,害怕自己的孩子同样碌碌无为……
2.
正因为没有计划的突如其来,十年后的自己才会产生对“母亲”这个词的深刻领悟。
凡事如果不加喜好,不设预叛的顺其自然,事情往往出其不意的带来观念的颠覆。
其一、物质不是完全必要条件。
人们的思维容易极左或极右,社会中生活衣食住行都需要物质保障,不是完全必要是指尚可而不一定极大丰富。
只要留心,孩子会教给我们很多。
成人身处一个被商业包裹的世界,眼中看到耳中听到的都是充满各种欲望的诱惑,不论吃穿住行,这些需要超额付出的部份大多为了满足潜伏的优越感。
从孩子第一次真正自主选择开始,我不只一次的看到孩子只会选择他真正喜爱的,没有标价,没有品牌,甚至在父母的诱惑下也不改初衷。无论是什么品牌什么价格的衣服,孩子都只选择舒适而非成人眼中的美。
在还没有被外界污染的孩子身上,他的一切行为纯净而直指事物本质。只要父母不横加干预,孩子只听从内在的声音。曾经给自己设的限制,买不起优质生活用品就不敢生的想法显得低等而粗陋。
十年后的今天,孩子依然在选择他自己喜欢的食物,喜欢的服装,只是食物口味更加丰富,服装更加个性。受此影响,外界的广告和双十一对自己的诱惑也日渐降低,明白自己真正喜欢的,才开始从商品回归到生活。
其二、成长永远没有终点。
心理学的发展近二三十年在民间算是如火如荼。或许是看到自身天性的不足所以更加忐忑担心影响下一代。
以为自己唯有修炼到成佛成神才可以对自己的孩子教导一二,其实不然,父母与孩子不是佛或是神对信仰者地传教,实在是两个灵性体之间的相互感应。
大致想来,人的性情或许是从天真到叛逆再到适应。成人看孩子大多感觉幼稚,男性尤其不乐意亲近。自然界的奇妙之处在于,通过天性的基因保护,会让人从适应回到天真,也可以理解为通过对自己孩子与生俱来的爱,将心从防御调整回到柔软。
人们容易从天伦之乐的图画中感到喜悦,与其说呈现了伟大的父爱或母亲,不如说看见了柔软的心。
永远记得孩子两三岁,对工作焦虑一脸愁容的自己用新学的句子轻声说:“do not be side ,be happy ,it is ok ,it is ok”。孩子对父母的爱伟大之处就在于此,从不问为什么,不问怎么办,只关心此时此刻。
好多次,当自己嫌弃“这只蜗牛”太慢;好多次,没控制住情绪责怪孩子“屡教不改”,虽然事后总觉思虑欠周,也曾懊悔急燥冲动。但是,所有的“失误”都会被孩子包容。
与其说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更不如说天下没有不爱父母的孩子。从这个角度讲,孩子给予父母心智成长的帮助是单方面无私的。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自省的父母。
这十年不只一次的庆幸没有错过那次意外,庆幸自己在没有万事俱足的时候迎来生命中最重要的老师,让自己曾经扭曲的价值观得以修正,让自己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从随波逐流回到一茶一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