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如何让我们说的话更严谨,更有说服力?我们已经知道了三个要点。第一个是要先明确论点,也就是你要知道将要讨论的问题到底是什么?第二个是有明确的结论,并且最好一开始就把你的观点抛出来,让其他人更快速知道你的想法;第三个要点是要让结论和理由联系更紧密,我们可以用归纳法和演绎法两种方式,让理由推出结论。
但是,到这里还不够,就算我们说话的论点、结论、理由都有,也可能没有说服力。比如,公司同事晋升,领导问你意见,你说我同意晋升人选,因为他工作能力强,经常加班,工作负责。如果你这样说,看似结论、理由都有了,但总感觉缺点东西,没有什么说服力。
那到底是还有哪里有问题呢?
如果仔细思考刚才晋升的例子,我们发现,他的评价虽然说了很多理由,但基本上都是工作能力上的,可能还有为人处世、思想作风等类别没有说到。也就是我们说的理由经常没有说全,有漏项,这样会让我们的理由很单薄,不足以支撑结论。
那该如何优化我们的理由呢?
在《逻辑思维,只有五步》这本书中提出,我们可以用MECE法优化我们的理由。MECE是英文缩写的首字母,意思就是不重复,无遗漏,要把我们能够想到的类别都考虑到。
你可能会说,我也想把理由想全,但是不知道怎么做啊。
别急,想要做到MECE,我们需要先知道满足不重复无遗漏的分类到底有哪些,这样我们才可以让思考更有序。
满足MECE的分类主要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是某事之外。比如自己和他人,国内和国外,男人和女人,小孩、年轻人和老人。也就是先选择一个选项,再把剩下的分成一类或者两类等;第二种是要素分析,比如按照年龄进行划分,按照地区进行划分等;第三种是按照过程分类,比如事前、事中、事后;过去、现在、未来等;第四种是按公式分类,比如如何提高收入,我们如果知道收入=销售数量乘以价格,那提高收入的方法就可以从产品销售数量和价格两方面进行分析。另外像黄金圈、SWORT等思维模型也算是一种公式。我们在思考某一类问题的时候,都可以运用现成的思维模型让我的理由达到不重复无遗漏。
那具体如何做到说话不重复无遗漏呢?
首先,我们需要先明确论点和结论。还是拿上面公司人员晋升的事来举例,那我们的论点就是这个人符合晋升要求吗?你的结论是我认为他符合晋升条件。
其次,找到选项MECE。也就是把我们能够想到的理由都列出来,先不管分类,会不会重复遗漏,把可以有的选项都列出来。
最后,找到认同MECE。我们在所有列出的理由中,逐一按照某事之外、要素、过程、公式四个类型进行筛选,看有没有符合MECE类型的选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能会突然看到某个类别,想起了遗漏的理由。比如,按照某事之外分类,一个人能否晋升包括个人的能力和个人能力以外的能力,包括人际关系、资源等。按照要素分析,一个人能否晋升包括能力、作风、态度等;按照过程分析,一个人能否晋升可以看他是如何操盘一个项目,过程中如何配合管理团队的,可以按照事前调研、事中组织开展,事后总结推广情况进行分析;按照公式分析,如果你知道升职模型,升职=下级升职价值+上级对其升职价值的认可,那你就可以从升职模型的两个纬度进行分析,得出理由。
好了,合理运用MECE法,让我们说话做事的理由不重复无遗漏,使我们说的结论就更让人信服,沟通交流也会更加顺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