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疫情以来,各方面新闻很多,纷纷扰扰,朋友圈许多发表看法和意见的,各种群里也是,许多有关时事的言论。
对我个人来说,几乎不发朋友圈,群发言也几乎不参与,都是讨论具体事项,学习有关专业知识的,但是最近实在有关某位女作家的讨论太多了,忍不住也说两句。这一段并未发布在社交媒体上,偶尔看见的人也不需要再和我讨论了。
前所未有的疫情,武汉人民承受的莫大的痛苦、作出的牺牲,我感同身受。弟弟一家就在武汉常住,在封城前几天回老家和我们团聚了,幸运的是他们一家四口没有被感染,但是,隔离期的恐惧,工作单位的停工,朋友们同事们的传来的消息都让他们压力重重。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作为天天和他们同住的家人,可以感受到他们心底的压力,他们还属于幸运的那一批,离开了风暴的中心,并且身体健康,都已经觉得日子非常难捱。当时三个多月不知道哪天能复工,每月发城市最低工资一千多元,公司也在死扛,因为疫情影响完全不能开门,原来的订单也只能全额退款,复工后生意惨淡。作家的文章里写的有武汉的实际情况,毕竟她处于当地,也有谣言,因为她也未曾出门,没有反复核实。事件出现大的转折在这些文章准备在国外出版,进行了预售之后,网络声讨一阵阵,潮水般的抗议涌来。
朋友问我,怎么看?我说,我学的专业和文学有关,我记得文学作品最繁盛的时期一定是思想开放和包容的。女作家的作品当然有缺点,她的观点未必完全正确,可以讨论,可以抨击,可以檄文声讨,可是网络上的许多声讨太暴力,语言极其恶毒,用词无所不用其极,感觉是已经定罪的刑事案件里罪大恶极的罪犯,文章后面的许多留言是人身攻击了。话都可以说,文章都可以写,但是某些留言戾气太重了,任意发泄,失去了最起码的理智,自以为自己是正义的使者。对于因言获罪,总是需谨慎的。此口子一开,影响会极大。值得庆幸的是,真理越辩越明,很骄傲,我们国家有这样的自信和气度: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