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言语与象征》第6章
有性别的语言:语言有自己的性别和程序吗?(前半部分2023.5.25晚)
性别意识最初是在潜意识层面发展起来的,更确切的说是在非言语阶段。
(小孩子)性别认同已经成为他们感觉自己所属的那个世界的一部分。随着他们继续带有自己的身份,他们既寄生于自己的身份,也在创造自己的身份。
身体语言
威尼科特指出,没有婴儿这么一回事,只有母婴:“一个婴儿遗传得到的潜能,不能使其成为一个婴儿,除非他与母性的关爱联系在一起。”婴儿一出生,他的性别就属于有性别的世界,并受语言的影响。随着他成为一个有性别的主体,他又对语言做出回报和贡献,并成为性别的组成成员和构造者。
在主流语言中,描述女孩子气男孩的方式,总是不太令人赞赏的。
“双性人”这个词非常有趣,因为它预先假设了某个体可能归入的两个性别,而这个个体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在描述不同种族混血儿的词语中,也有类似的困境。“混血”意味着有纯种的一类,但不反映每个人身上种族混合的多样性。称呼有深刻的政治烙印,虽然它被描述为自然的产物。
在人格方面,没有一个人是完全具有男子气或女人味儿的,即使我们对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有统一的认识。在方向上,对许多人来说,性可以彻底改变他们的一生。
欲望
女同性恋会被贴上“男性角色”或“女性角色”的标签,因为这样才能保持性别角色的范式。当然,同性恋男子会被贴上“女人气的”标签,这样,他就是半男半女。语言会自己连接在一起以保持稳定。
巴特勒的观点,即性别是由社会定义的,不一定要符合性特征。
当概念不再能够表现经验时,扩大概念的内涵可能比限制经验更有益的。
语言所做的不仅仅是描述经验:它通过分类来塑造经验。通过分类,经验才能被交流。
语言中的性别
性别的行为特征。男孩对性别的描述不是它是什么,即一种外部的力量;他们通过自己的表现来对性别进行诠释。他们按照别人对他们的期望,把性别带入自己的行为中。正如他们在面谈中实际表现出来的,对性别角色的颠覆,比如一般不太硬朗、对自己的生活有所担心,有自己的情感和情绪等,在访谈之外,只有以牺牲男子气才有可能。他们可以像要求的那样表现出男子汉气,但这些不是他们仅有的行为表现,也并不必定是他们喜欢的表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