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的潜意识里始终存在着恶。
恶的形式有很多种,最主要的是破坏,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然后以陶醉的心态,欣赏碎片上的反光。
记得小时候,在我家附近的一块田野里冒出一株椿树,我一开始没注意它,等它长到快两米高,笔挺地立在寒风里的时候,我走到它跟前,专注地看了一会,随后就两手抓住它,把全身力气使出来,使它倒向一侧,最终把它从靠近根部的地方压断。
当我拿着光滑笔直的断树回到家,正好被父亲撞见,他目光凌厉地看着我,问:“你把它撇断干什么?!”
我无言以对。
说真的,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把一棵发育良好的小树撇断。是为了用它做“打仗”玩的武器?还是仅仅因为它的样子可爱?
我找不出答案。
直到今日,我仍然无法明白,我当时为什么要干这样的坏事。
再举一个例子:
也是小时候,我曾经把粗铁丝拗断,把一端砸扁,摩出锋利的刃,做成大约十厘米长的“手术刀”,然后用它把癞蛤蟆的肚皮划开,看它心脏的跳动。
不是为了锻炼胆量,也不是为了科学研究,最多只能说是出于好奇。但这种好奇是以屠杀无辜的小动物为满足的,明显带着恶的成分。
后来是我大伯发现了我干的坏事,直接把我的“手术刀”没收了,插在我够不到的房檐上,还把我实实在在地训了一顿。
时光荏苒,一晃已经五十年过去,但上述两件不光彩的事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并不断提醒我,我的内心深处曾经徘徊着极大的破坏欲。
我不知道别人是否干过类似的事,不过,通过观察,通过对历史文字的阅读,我发现,只要条件允许,每个人其实都可能会冲动性地干一些破坏性的事。
中国的圆明园,曾经是那么美丽的建筑,现在我们看到的却只有它残破的瓦断裂的墙。那些西方列强不是看不出圆明园的美,但当他们走进圆明园的时候,他们心中那破坏的欲望压倒了对美的感叹,于是他们把破坏发挥到了极致,把美烧成了灰烬。

二战中,希特勒让他的手下建立了专门关押犹太人的集中营,以让他们“洗澡”的名义,把上百万鲜活的生命屠杀掉。这绝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人的内在恶的明目张胆的表演。我相信,那些残害犹太人的党卫队员们,他们不会盲目到看不清自己杀的是人,不是猪,更不是大葱。
当那些党卫队员们屠杀犹太人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人性,变成了杀人机器。而促使他们成为杀人机器的动力,你可以归罪于希特勒,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人类内心本来就存在着的恶,只不过当时的环境提供了让恶得以横行的可能。
日常生活中,涉及到潜意识中的恶的表现的最典型例子恐怕是那种见到漂亮的花就想伸手去摘的冲动。本来,花在花枝上才能获得营养并且开起来娇艳,可是,我们却几乎禁不住自己地想把它摘下来,使之离开母体,成为我们可以任意嗅、戴、欣赏,而后蹂躏并丢弃的对象。
或许有人会说,我们是因为爱花才摘花的。可是,对于花来讲,你是在破坏,你是把美好的东西践踏了还硬要找借口。
文章看到这儿,我不知道你是否已经发现,在你的潜意识里,其实也存在着破坏的冲动。只不过,你的意识欺骗了你,让你很难觉察到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