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文艺作品能不能不这么拧巴,好的内核也需要好的包装

文艺作品能不能不这么拧巴,好的内核也需要好的包装

作者: 谋道谋食 | 来源:发表于2018-08-04 01:14 被阅读64次

看完《北方一片苍茫》最大的感受是:为什么要用4:3画幅?为什么要做成黑白电影?为什么台词要用朗诵一般的咏叹调?为什么要把观影过程搞得这么无聊,考虑一下观众的观影体验会怎样?

脑海里无数个疑问。

看的是杭州首映式,电影结尾,导演上台讲话,不太好意思的表示,希望大家能多和朋友推荐自己的电影。

尽管电影拍的很赶客,导演内心还是很希望大家能喜欢自己的作品。

1.

黑白电影

早期受限于技术问题,电影画面只能是黑白的,画幅4:3。在彩色电影和16:9的宽画幅流行以后,选择回归黑白和4:3的窄画幅,真的很影响观影体验。

由于电影《北方一片苍茫》的黑白色调,加上土房子、猎枪、花棉被、土炕等极具年代感,较为落后的布景道具,影片开始前半小时,一直纠结,这是拍的2018年的故事,还是1978年的故事。

通过几个比较现代的道具,勉强判定,这是二十一世纪的故事,不是上世纪的故事。

黑白电影自带的年代感,是刻在基因里的东西。很多电影人也会选择用黑白画面来表达一些特殊的意义。比如台湾电影《大佛普拉斯》,荣获金马奖10项提名,斩获包括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新导演在内的5个大奖。

《大佛普拉斯》中,穷人的生活是黑白的,富人的生活是彩色的,用颜色来展现台湾的贫富差距、阶级差距,给黑白画面以剧情意义。这里的黑白是服务于电影主题,强化电影表达力量的。

00年姜文的《鬼子来了》,其中关于回忆战争的部分,使用了黑白画面,利用了黑白电影自身浓烈的年代感。

姜文在接受采访时说,“它的色彩本身就是内容”,“为了影片最后砍头的那抹鲜红的画面,值得将整部电影拍成黑白片”。

姜文的大胆很成功。《鬼子来了》豆瓣评分9.2,18年后的今天,它也不过时。

又如《三傻大闹宝莱坞》,拉贾家里用了黑白色调,加深他生活的穷苦绝望:破旧的房子、瘫痪在床的父亲、不停咳嗽的母亲、没钱买嫁妆拖到年龄很大还嫁不出去的姐姐。

如画外音所说:仿佛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黑白电影,又穷又苦又落后。

《北方一片苍茫》的黑白画面和4:3画幅,除了无聊,感受不到其存在的任何意义。至于展现北方的荒凉,抱歉,感受不到。

只是为了黑白而黑白,为了文艺而文艺,过于形式了。

或许有人会说,很多艺术理念比较超前,现在看不懂,将来的人才能看懂。

像梵高一样能跑在社会文化发展前面的是少数,大多数人,都跟在社会文化的屁股后面跑。其作品能得到当代观众的认可,已经是一种很了不起的成功了。

2.

艺术形式与内容

本来讲现实主义的题材就很无聊,而且主题还是和观影人聚集的城市相隔较远的非常偏远的乡村题材。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表示土房子、黄色电灯泡、花棉被、猎枪。。。在普通农村都少见,要去很偏僻的山区才能看到。

形式上的东西,是很容易做到的:汉服配簪子,肯定是古代剧,旗袍配中山装,民国范儿,霸总配傻白甜,爱情剧,屌丝逆袭打脸,爽文。。。形式上的东西,总是很容易看到,很容易去模仿,真正难的是内容。

选择注重形式,是精明而愚蠢的;选择偷懒,还妄想超越经典,创造奇迹,结果必然是群嘲。如:试图挑战观众审美和智商的《阿修罗》,试图净化社会不公的《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 》,打着国漫旗号的《风语咒》。。。

耍再多的形式花招,也掩盖不了本质的苍白无力。被影视剧短视频狂轰滥炸的观众没那么好忽悠。

黑白画面的形式,既然没办法赋予内容意义,就别玩。

《北方一片苍茫》在形式上最出色的举动,是人物说话都拖长了语调仿佛小学生朗诵。这种对话处理,像一个人在讲故事,事不关己、感情淡漠,又像观众与影片之间的隔离。这种不正常的说话语调下,故事的荒诞感油然而生。

能理解蔡成杰导演的魔幻现实主义表达想法,但是,恰如《鬼子来了》结尾的红色血液与全片的黑白对比,带来的震撼一般。人物感情该爆发的时候,还是需要爆发,说话语调该正常有感情的时候,还是该恢复正常。

这部电影总体感觉太拧巴了,总是揪着,故事高潮没上去,就像做爱过了高潮还没射。

3.故事内容

前面大篇幅的冗长的故事内容,凝聚成结尾最后几分钟的爆发——配角纷纷领盒饭,为筹钱养儿子父母卖掉亲女儿。。。很多人觉得这种安排很大胆,难以理解。

故事中间部分冗长的我睡着好几次,一部精彩的电影,应该让观众越看越入戏,完全沉浸在里面,至少不应该睡着才对吧?

故事还原了一个现实的农村。

城里人很难想象,有人会为了生儿子不顾妻子的生命安全,一个接一个的生,还打孕妇,知乎上要有这种渣男,早被骂出翔了。有人为了养活儿子选择卖掉女儿,封建朝代的行为,在二十一世纪的农村复出。有人为了钱,不顾生命安全,打架炸山导致坍塌。有人为了钱,可以随便娶一个女人,可以昧着良心赖死去兄弟的账,可以外出打工,放年迈的父亲一个人在家。。。

这就是现实的农村,贫穷落后还很愚昧。

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只留下老人和小孩。留在农村的青年,学历最高初中——还很有可能上学时没好好读书,小学、初中全是混过来的。喜欢求神拜佛,因为现实太苦了,只能去玄学寻找一点寄托。

离开农村的青年,都不想再回去,留在哪里的想出来,中国农村的未来在哪里,中国农村老人的晚年,是不是都像影片一样:老人死了很久很久,才会偶然被人发现。

——END——

农村与城市的距离,比拼多多与商场专柜的距离还要远。

相关文章

  • 文艺作品能不能不这么拧巴,好的内核也需要好的包装

    看完《北方一片苍茫》最大的感受是:为什么要用4:3画幅?为什么要做成黑白电影?为什么台词要用朗诵一般的咏叹调?为什...

  • h5学习第一天---基础了解

    浏览器的功能 :渲染,交互 ,浏览器的内核是专门用来渲染的,不同的浏览器内核可能不同,渲染的也就可能不同,所以需...

  • 写就完了05

    04写的好拧巴,时间上拧巴,写的过程也拧巴。 先说时间上的拧巴:本来是昨天应该完成的,暂时不考虑质量,只求完成。计...

  • 能不能别活的那么拧巴?

    其实我一直发现自己就是一个活的很拧巴的人 这个或许就是他们所说的少年老成太过懂事了 其实有的时候太不懂事儿,并不是...

  • 不喜欢的东西,总难强求

    我曾是个拧巴的人,号称重要的不是你喜不喜欢而是能不能获益。 于是,大家追捧张爱玲我也去看张爱玲, 大家说洛丽塔,小...

  • 记录12

    很烦很烦很烦很烦。想杀人。 抗拒抗拒抗拒抗拒抗拒抗拒拧巴拧巴拧巴拧巴拧巴拧巴拧巴拧巴拧巴拧巴拧巴拧巴拧巴拧巴拧巴拧...

  • 拧巴拧巴(外一首)

    《拧巴拧巴》 我不知道 天上的哪片云会下雨 但我知道 每片云对应每颗腌制好的大白菜 拧巴拧巴 总能落下一把心酸泪 ...

  • 云与朵7

    “这么好的夕阳,你想到哪些诗词呀?”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有点悲观了,能不能积极一点。心态要好,你看...

  • 怎么这么拧巴?

    第一次读纪德的书,就是这篇《窄门》,说实话,我一度担心我读不下去,没想到竟然这么顺畅!一个下午读完的。还挺...

  • 《人间失格》笔记

    短评 ★★★★☆ 活的太拧巴了,对他人即提防,又渴望,对人类即厌恶,却又极力讨好。这样的人生,最后归宿可能不是疯掉...

网友评论

  • 电影夫人: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实验性质
    谋道谋食:@电影夫人 请问什么叫做实验性质呢?实验在哪里?最近《影》也被称作实验性质,但是我真的觉得故事很垃圾,导演陷入自我狂嗨,糊弄观众,以及,是不是打着实验性质,就能不好好搞电影了?只是看电影比较多,算不上专业人士,如提问有冒犯,请指教。

本文标题:文艺作品能不能不这么拧巴,好的内核也需要好的包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dp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