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视人则明,处己则昏

视人则明,处己则昏

作者: 伊知梦 | 来源:发表于2023-10-14 23:49 被阅读0次

最近读到秦朝演义,有个很典型的人物——宋义。

楚汉相争时期,项梁手下有个谋士,名叫宋义。宋义本来是楚国令尹,楚国被灭后,便藏了起来。

后来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项梁项羽顺势起义,一路凯歌,宋义加入项梁麾下。

秦二世二年九月(公元前208年),项梁率军与秦朝大将章邯作战,多次大败秦军。项梁也因此骄傲自满,不把秦兵当回事,全然不设防备。

宋义看出项梁全军懈怠,提出建议,劝他整肃军纪,以防敌方偷袭。可项梁已全然听不进劝,还把宋义派去出使齐国。

出使途中,宋义遇到了齐国使者高陵君显,得知显要去汇合项梁,他劝说:“项梁太过骄傲自大,必然会遭受失败,你不要急着去见项梁,行程最好放缓一点,以免得祸。”果不其然,秦将章邯帅秦军人衔枚、马裹蹄,趁楚军不备,在定陶大败楚军,项梁战死。

高陵君显听了宋义的劝告后躲过一劫,在见到楚怀王熊心后,将宋义准确预见项梁兵败的事告诉了他。楚怀王听后十分欣赏宋义的才能,任命他为上将军,号约“卿子冠军”。

而后赵国被章邯包围,怀王命宋义为主帅,项羽为次将领兵去援救赵国。其实就是忌惮项羽的凶残勇猛,让宋义牵制项羽。

可宋义此时已是另一个项梁,带领军队到达安阳后就下令就地修整,不再前进,就这样原地停留了四十六天。

项羽质问宋义:“为什么殆误战机?此时形势紧急,应火速领兵渡过黄河与赵军内外夹击,一定能打垮秦军。”

宋义却笑着说:“冲锋陷阵,我不如你,但运筹帷幄、制定策略,你却不如我。我这么做是为了让赵军和秦军两败俱伤,无论最后哪方获胜,我们都能坐收渔翁之利。”

这真是作的一手好死,敢在项羽面前这么搞,恐怕是疯了。

很快二人发生争执,宋义是上将军,指挥权在他手中,宋义故意在军中下了一道命令:“凡是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倔强不服从指挥的人,一律处斩。”

可想而知项羽这暴脾气该怎么恨他了!

宋义却一心想着捡便宜,不北上救赵,还派部将送儿子宋襄去齐国为相。不仅如此,宋义还在无盐县大摆宴席招待宾客,此时士卒们却在寒风中冻饿交加,苦不堪言。秦二世三年十一月(公元前208年),蛰伏多日的项羽忍无可忍,假借楚怀王的旨意,在营帐中斩杀了宋义。夺了兵权。

宋义的死真是可悲,他只知项梁骄兵必败,却不知自己处在同样的环境中,犯着同样的错,走向同样的结局……

最近读到秦朝演义,有个很典型的人物——宋义。

楚汉相争时期,项梁手下有个谋士,名叫宋义。宋义本来是楚国令尹,楚国被灭后,便藏了起来。

后来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项梁项羽顺势起义,一路凯歌,宋义加入项梁麾下。

秦二世二年九月(公元前208年),项梁率军与秦朝大将章邯作战,多次大败秦军。项梁也因此骄傲自满,不把秦兵当回事,全然不设防备。

宋义看出项梁全军懈怠,提出建议,劝他整肃军纪,以防敌方偷袭。可项梁已全然听不进劝,还把宋义派去出使齐国。

出使途中,宋义遇到了齐国使者高陵君显,得知显要去汇合项梁,他劝说:“项梁太过骄傲自大,必然会遭受失败,你不要急着去见项梁,行程最好放缓一点,以免得祸。”果不其然,秦将章邯帅秦军人衔枚、马裹蹄,趁楚军不备,在定陶大败楚军,项梁战死。

高陵君显听了宋义的劝告后躲过一劫,在见到楚怀王熊心后,将宋义准确预见项梁兵败的事告诉了他。楚怀王听后十分欣赏宋义的才能,任命他为上将军,号约“卿子冠军”。

而后赵国被章邯包围,怀王命宋义为主帅,项羽为次将领兵去援救赵国。其实就是忌惮项羽的凶残勇猛,让宋义牵制项羽。

可宋义此时已是另一个项梁,带领军队到达安阳后就下令就地修整,不再前进,就这样原地停留了四十六天。

项羽质问宋义:“为什么殆误战机?此时形势紧急,应火速领兵渡过黄河与赵军内外夹击,一定能打垮秦军。”

宋义却笑着说:“冲锋陷阵,我不如你,但运筹帷幄、制定策略,你却不如我。我这么做是为了让赵军和秦军两败俱伤,无论最后哪方获胜,我们都能坐收渔翁之利。”

这真是作的一手好死,敢在项羽面前这么搞,恐怕是疯了。

很快二人发生争执,宋义是上将军,指挥权在他手中,宋义故意在军中下了一道命令:“凡是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倔强不服从指挥的人,一律处斩。”

可想而知项羽这暴脾气该怎么恨他了!

宋义却一心想着捡便宜,不北上救赵,还派部将送儿子宋襄去齐国为相。不仅如此,宋义还在无盐县大摆宴席招待宾客,此时士卒们却在寒风中冻饿交加,苦不堪言。秦二世三年十一月(公元前208年),蛰伏多日的项羽忍无可忍,假借楚怀王的旨意,在营帐中斩杀了宋义。夺了兵权。

宋义的死真是可悲,他只知项梁骄兵必败,却不知自己处在同样的环境中,犯着同样的错,走向同样的结局……

视人则明,处己则昏!

相关文章

  • 片面认知:只通过自己的信道来感受自己

    俗话说,“人自愚,查人则明;人自智,查己则昏”。从这个角度看就是:再蠢的人,看别人都特别明白;再聪明的人...

  • 责人则明,责己则昏

    今天收顾客的钱算错账了,我是一百以内加减法老会出错,先生问我的时候,我还责怪他,为什么不说出来,他说当时也不知...

  • 【教育散步】老实交待(陈年旧作)

    (善教者)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矣。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人之情,爱同于己者,誉同于己者,...

  • 《菜根谈》264

    躁极则昏,静极则明 (Manic pole is faint, static pole is bright) 【原...

  • 传习录第18天。

    君子学以为己,为尝虞人之欺己也,恒不自欺其良知而已,是故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获而...

  • 诚于己则明

    遇到轻重缓急之事,在迫于事事物物的时候,我们就要集“义”,让我们的心光明起来,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担字的背后就是...

  • 自省有时 | 躁极则昏 静极则明

    自省有时 | 躁极则昏 静极则明 编者按:读《菜根谭》,品儒道佛,悟今时事 《菜根谭》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

  • 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责己则昏。纵使愚笨的人,看别人也能够看得特别明白;再聪明的人,自我反省时,总会有盲区...

  • 每日一语

    明,可化险为夷,昏,则四处碰壁。智,可百战不怠,愚,则一败涂地。勇,可势如破竹,怯,将一事无成。善,可留芳百世,恶...

  • 《逍遥游》观后感——至人无己(我只思考了这一句)

    至人无己 有己则视周遭为天地,行止皆为三餐。饥则行,疲则缓。虽有道,然其行甚微。 无己,则观世界如观微尘吸吹。 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视人则明,处己则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ftidtx.html